台股25日大漲393.92點,收在19872.73點,週線由黑翻紅,終結連續兩週下跌,距離2萬點整數關卡僅一步之遙。法人分析指出,本週市場焦點將集中在美國科技龍頭企業財報表現,這將直接影響台股後市走向,同時投資人也需密切關注AI與半導體產業下半年展望,以及美國關稅政策可能帶來的市場衝擊。
美股25日延續反彈態勢,道瓊工業指數小漲20.1點或0.05%,標準普爾500指數上揚40.44點或0.74%,那斯達克指數大漲216.90點或1.26%,費城半導體指數上升43.422點或1.03%。
從資金面觀察,三大法人上週合計買超255.11億元新台幣。其中,外資結束連續9週賣超,轉為買超275.36億元;投信持續第8週買超,金額達109.81億元;自營商則連續第9週站在賣方,上週賣超130.06億元。
PGIM保德信中小型股基金經理人杜欣霈表示,儘管美國關稅談判消息持續變化,對全球經濟的影響仍未消退,但美國聯準會官員釋出6月可能降息的訊號,帶動美股連續三天全面上漲。
杜欣霈進一步指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上調台灣經濟成長預期,加上融資餘額快速下降、國安基金穩定市場信心、上市櫃公司陸續實施庫藏股等多重利多因素,台股有望挑戰清明節缺口。
本週多家美國科技巨頭將公布財報,包括5月1日登場的蘋果公司,以及微軟、Meta等雲端服務供應商。杜欣霈強調,這些龍頭企業的營運數據及未來展望將左右AI與半導體產業下半年的發展前景,但投資人仍需警惕關稅議題對市場的潛在影響,特別是美國總統川普表示將再次啟動對等關稅,可能再度衝擊科技股表現。
杜欣霈提醒,雖然台股近期隨美股反彈,但90天後關稅問題可能持續發酵,即使川普不再提高關稅,全球經濟仍將受到基本10%稅率的拖累。此外,5月進入繳稅季,若指標企業釋出較為保守的展望,可能使台股反彈力道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