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網News記者嚴鈺雯/綜合報導
買房不是小數目,任何人都希望買到各條件都完美的房子,不過究竟理想住宅要有哪些條件呢?就有網友在PTT上好奇詢問該問題,並列出自己認為的優質條件,引起熱議。
原PO指出,理想住宅條件分為兩部分,一是「主體」,包含格局、採光、通風、棟距、社區周圍;二是「周邊」,包含生活機能、交通、學區及醫療。
大樓示意圖,非內文提及物件。圖/好房網News記者黃芸涵攝
他也分別條列出上述條件的細節內容:
一、主體
1.格局
實坪有20坪以上,不要有暗室暗廳,廁所能開窗通風,能不跟鄰居共牆就盡量不要,一層若有四戶能有雙電梯更好。
2.採光:越明亮越好,不要過於西曬,能三面或四面採光當然更好。
3.通風:不要風太大,能三面或四面通風當然更好。
4.棟距(視野)
離越大越好,有公園那種無限棟距更好,但不要緊鄰高架運輸設備,最好能遠眺山景、河景、市區都很好。
5.社區周圍
不要太緊鄰其他社區或建築物,不要車流主幹道,出入口道路不要窄,不要單行道,能鬧中又能取靜。
二、周邊
1.機能
附近有早餐店、小吃店、雜貨(全聯、家樂褔、頂好、小北、寶雅等)、藥局、機車行、診所、運動中心、各類市場、公園等。
2.交通
捷運鐵路步行15分鐘內,公車站牌10分鐘且路線選擇多,有快速道路跟高速公路。
3.學區:步行15分鍾內可達。
4.醫療:大型醫院15分鐘內開車可達。
到底理想住宅具有什麼條件呢?房產專家胡偉良曾列出好房子的四大必備條件。首先是「方正格局」,雖然現在不少人買房時追求新潮個性的房子,但實際上就實用性而言,格局還是以傳統的方正格局為優,當入住後就會發現,方方正正的格局空間最好利用。
第二點是「好的社區物業管理」,找到好的物業管理不只是讓社區更安全,也會讓社區可以維持在比較好的狀態,社區管理好才有良好的居住品質、容易獲客戶指定購買,房價也會較高,如果一個社區很髒亂,安全也沒有保障,那房價是很難上升的。
第三點是「建築品質」,包括外觀、綠化、水電配管、房屋的隔熱性能、氣密性等都會影響房屋的價格。好的興建品質可以確保房屋的各項功能都能充份發揮。
最後則是「鄰居素質」,這點會影響房子的價格,因為「千金買屋,萬金買鄰」,如果鄰居素質不高,又怎麼會有高素質的社區?
延伸閱讀→「關稅風暴」不確定性 房地稅收恐仍低迷?看官方數據見端倪房市反轉「甜蜜凍漲價」 真實市況揭曉了!買房也看CP值?新北市這三區中古大樓比預售屋每坪便宜逾25萬元!2024年新北市預售屋平均單價逾60萬元!比中古大樓貴17萬元川普私提停火方案!傳願承認克里米亞屬俄烏克蘭陷兩難
好房網News記者嚴鈺雯/綜合報導
買房不是小數目,任何人都希望買到各條件都完美的房子,不過究竟理想住宅要有哪些條件呢?就有網友在PTT上好奇詢問該問題,並列出自己認為的優質條件,引起熱議。
【請點我,AI告訴你更多和這新聞有關的資訊】
從文章中可以看出,理想住宅的條件可分為主體和周邊兩大部分。以下是一些相關延伸知識:
關於格局採光方面,台灣的建築法規規定居室(臥室、客廳等)必須有直接自然採光和通風,且採光面積不得小於該居室樓地板面積的1/8,通風面積不得小於樓地板面積的1/16。這是為了確保基本居住品質,避免暗室暗廳的問題。
談到共牆問題,在台灣的集合住宅中,RC結構(鋼筋混凝土)的牆壁一般厚度約15-20公分,隔音效果並不理想。建築專家建議可採用雙層牆或是加裝隔音棉、隔音板等方式改善隔音效果,降低共牆帶來的困擾。
關於棟距,台灣建築技術規則對建築物的棟距有明確規定,主要是考量日照權和通風問題。一般而言,棟距越大,居住品質越好,但同時也意味著土地使用效率降低,可能反映在房價上。
在社區管理方面,台灣的公寓大廈管理條例規定,超過一定規模的社區必須成立管理委員會,並可聘請專業的物業管理公司。良好的物業管理不僅能維持社區環境品質,也能有效提升住宅的保值性。
學區房是許多家庭選擇住宅的重要考量因素。根據研究,優質學區周邊的房價通常比周邊區域高出10-20%,且在房市不景氣時較能保值。在台灣的12年國教政策下,國中小多採學區制,因此學區房的需求持續存在。
醫療便利性對於不同年齡層有不同的重要性。對年長者或有慢性疾病的家庭而言,醫療資源的便利性可能是選擇居住地的首要考量。研究顯示,大型醫院周邊的房價往往也有溢價效應。
建築品質方面,近年來台灣推動綠建築標章、智慧建築標章等認證,具有這些標章的建築物在節能、減碳、居住舒適度等方面都有較高標準,也逐漸成為購屋者的參考指標之一。
最後,「千金買屋,萬金買鄰」這句俗語在房地產領域廣為流傳,指出鄰居素質對居住品質的重要影響。社區住戶的組成和素質會直接影響社區文化、噪音水平、公共設施維護等多方面,進而影響房產的長期價值。
原PO指出,理想住宅條件分為兩部分,一是「主體」,包含格局、採光、通風、棟距、社區周圍;二是「周邊」,包含生活機能、交通、學區及醫療。
大樓示意圖,非內文提及物件。圖/好房網News記者黃芸涵攝
他也分別條列出上述條件的細節內容:
一、主體
1.格局
實坪有20坪以上,不要有暗室暗廳,廁所能開窗通風,能不跟鄰居共牆就盡量不要,一層若有四戶能有雙電梯更好。
2.採光:越明亮越好,不要過於西曬,能三面或四面採光當然更好。
3.通風:不要風太大,能三面或四面通風當然更好。
4.棟距(視野)
離越大越好,有公園那種無限棟距更好,但不要緊鄰高架運輸設備,最好能遠眺山景、河景、市區都很好。
5.社區周圍
不要太緊鄰其他社區或建築物,不要車流主幹道,出入口道路不要窄,不要單行道,能鬧中又能取靜。
二、周邊
1.機能
附近有早餐店、小吃店、雜貨(全聯、家樂褔、頂好、小北、寶雅等)、藥局、機車行、診所、運動中心、各類市場、公園等。
2.交通
捷運鐵路步行15分鐘內,公車站牌10分鐘且路線選擇多,有快速道路跟高速公路。
3.學區:步行15分鍾內可達。
4.醫療:大型醫院15分鐘內開車可達。
到底理想住宅具有什麼條件呢?房產專家胡偉良曾列出好房子的四大必備條件。首先是「方正格局」,雖然現在不少人買房時追求新潮個性的房子,但實際上就實用性而言,格局還是以傳統的方正格局為優,當入住後就會發現,方方正正的格局空間最好利用。
第二點是「好的社區物業管理」,找到好的物業管理不只是讓社區更安全,也會讓社區可以維持在比較好的狀態,社區管理好才有良好的居住品質、容易獲客戶指定購買,房價也會較高,如果一個社區很髒亂,安全也沒有保障,那房價是很難上升的。
第三點是「建築品質」,包括外觀、綠化、水電配管、房屋的隔熱性能、氣密性等都會影響房屋的價格。好的興建品質可以確保房屋的各項功能都能充份發揮。
最後則是「鄰居素質」,這點會影響房子的價格,因為「千金買屋,萬金買鄰」,如果鄰居素質不高,又怎麼會有高素質的社區?
延伸閱讀→
「關稅風暴」不確定性 房地稅收恐仍低迷?看官方數據見端倪
房市反轉「甜蜜凍漲價」 真實市況揭曉了!
買房也看CP值?新北市這三區中古大樓比預售屋每坪便宜逾25萬元! 2024年新北市預售屋平均單價逾60萬元!比中古大樓貴17萬元
川普私提停火方案!傳願承認克里米亞屬俄 烏克蘭陷兩難
【請點我,AI告訴你更多和這新聞有關的資訊】
現正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