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比較不會有養兒防老的觀念,加上年輕人的薪水比上物價和房價,恐怕都比過去還要養不活自己,孝親費該怎麼給?規矩怎麼訂?是心意就好還是多多益善,在網路上引起討論,有網友都沒給過,也有人覺得是責任,必須給,引起論戰。
Dcard上討論孝親費規矩怎麼訂?一個月拿多少孝親費算合理?引起兩派論戰,有人認為不需要給,「一些歐美的觀念就是,小孩不能決定自己要不要出生,把小孩好好地養大成人是父母的義務,那不是恩惠」、「出來工作到現在從 3K~6K,不給的話就會瘋狂情勒,但給完錢就沒有多少餘裕了,到底要不要我活啊?」、「孝親費要主動給才有意義,個人目前是沒打算給,有餘裕再說」、「為什麼要給?傳統觀念壓垮多少年輕人?」
不過也有網友認為給孝親費是天經地義,「有能力一定給吧,畢竟養了20年也花一大筆錢」、「應該給,孝順父母天經地義,給多少就看個人能力」、「固定給1W/M,不論年收,有心最重要」、「我家是要給收入的 1/10,但因為住家裡,所以就當作房租了」、「現在除了給孝親費外,每個月都會買禮物或保健品給爸媽,畢竟他們真的很辛苦」、「你18歲以後拿多少生活費就給多少孝親費,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