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AI伺服器市場開始降溫,不僅需求減緩,供給面也出現過剩問題。業界人士透露,輝達GB系列伺服器已成為各硬體代工廠競相生產的對象,包括先前未參與的仁寶、和碩及微星等廠商都積極搶進市場,導致價格戰提前爆發,利潤持續下滑。
高盛證券在不到兩個月內兩度下修全球AI伺服器出貨量預測,首當其衝的是長期深耕AI領域的廣達電腦。此外,鴻海、緯創、奇鋐及雙鴻等企業的目標價也被調降。
高盛指出,全球貿易不確定性增加、關稅政策變動可能提高製造成本,代工廠需要時間分散生產基地以應對風險。同時,微軟、亞馬遜和谷歌等雲端服務商正重新評估AI伺服器成本,加上中國DeepSeek高效能AI模型的出現可能降低市場需求,因此將今明兩年AI伺服器出貨量預測分別下調38.7%和13.6%。
高盛特別點名,台灣AI供應鏈中受衝擊最大的廠商是由台灣首富林百里領導的廣達,將其目標價從371元大幅調降至293元,降幅達21%。鴻海、緯創、奇鋐與雙鴻的目標價也被下調7%至13%不等,顯示投資圈對AI硬體代工獲利前景存疑。
一位資深科技業者觀察,過去十年廣達在AI市場默默耕耘並獲利豐厚,後來鴻海、緯創、技嘉陸續加入分食。自ChatGPT爆紅後,先前未涉足AI伺服器的仁寶、和碩與微星也紛紛搶進。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近期在加州矽谷新辦公室開幕時表示將持續擴編AI團隊;仁寶董事長陳瑞聰也積極組建團隊爭取訂單,據傳以高於一倍的薪資大舉挖角。
業界人士指出,AI伺服器利潤在短時間內已被削減至比傳統伺服器更低的水平,反映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