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網購越來越普及,詐騙集團也不斷推陳出新,設計出各種與「網路交易」有關的詐騙手法。其中,「ATM解除分期付款」的詐騙,就是近年來最常見、也最具欺騙性的手段之一。
這種詐騙的套路,從一通看似「貼心通知」的來電開始。
被害人之所以容易上當,是因為詐騙集團掌握了準確的個資與交易紀錄,說得頭頭是道,讓人一時不察就信以為真。這些資料往往來自資安防護不足的購物平台、公益機構或基金會後台資料庫,一旦被駭,個資便如同攤在陽光下。
詐騙話術通常是這樣開始的:
「王小美小姐嗎?您是不是在豬皮購物平台買了一盒手工香皂?」
(注意:這筆訂單是真的,因為你的交易資訊已被盜取!)
接著對方會說:「您可能在付款時誤按分期付款,我們這邊系統顯示這筆訂單會每個月自動扣款,為了避免損失,我們請銀行客服聯繫您,幫您解除這筆分期設定。」
一聽到「每月一直扣款」,多數人自然緊張起來,防備心頓時下降。接下來,就輪到「銀行客服」登場了。
這位「銀行人員」會語氣鎮定地請你打開網路銀行App,或者帶著提款卡到附近ATM,依照他的指示操作。他會先讓你輸入一些看似與帳號無關的資訊,例如你自己的身分證號碼,讓你產生「這不可能轉出錢」的錯覺,也讓你一時混亂無法冷靜思考。
等你輸入錯誤資料無法操作成功時,他會假裝體貼地說:「我們這家銀行有駭客防護設定,換個方式再操作一次。」接著,他就會要你輸入實際的帳號與金額。
這時,王小美照著輸入了「49950元」或「19980元」——剛好略低於網銀與ATM的轉帳上限。當你連續操作兩三筆後,帳戶裡的錢也就「飛了」。而這些錢,會被集團派出的車手在短時間內提領走。
幸好,王小美在操作過程中,忽然發現自己存款金額變少了,才猛然驚覺:「我好像被騙了!」當她開始質疑,對方會用話術拖延時間,目的就是爭取更多分秒,讓車手完成領款。
以上真實案例提醒我們:
(一)不要因為對方能說出你的交易資料就相信他。那代表你的個資早已被盜,請保持冷靜。(二)+號開頭或陌生電話,務必提高警覺。不熟悉的來電,應當心查證。(三)凡是聲稱「交易錯誤」、「重複扣款」或「升級VIP」的來電,都是詐騙關鍵字!先掛電話、再自己撥打平台或銀行客服確認。(四)任何可疑來電,都應撥打165反詐騙專線查證。(五)ATM只能「提款」與「轉帳」,絕對不能「解除分期付款設定」。網銀與遊戲點數同理,千萬別被唬弄。(六)不要等到餘額驟減才後悔!接到可疑電話時,請先提醒自己:「我沒這麼好騙!」
民俗專家柯柏成說:「詐騙犯的果報在畜牲道,也就是說他們去世後會投胎成畜牲。依據佛經,愚癡是畜牲道的因。詐騙是因為沒有智慧,也就是愚癡,所以才敢行騙,來世得用生命還債。」
隨著網購越來越普及,詐騙集團也不斷推陳出新,設計出各種與「網路交易」有關的詐騙手法。其中,「ATM解除分期付款」的詐騙,就是近年來最常見、也最具欺騙性的手段之一。
這種詐騙的套路,從一通看似「貼心通知」的來電開始。
被害人之所以容易上當,是因為詐騙集團掌握了準確的個資與交易紀錄,說得頭頭是道,讓人一時不察就信以為真。這些資料往往來自資安防護不足的購物平台、公益機構或基金會後台資料庫,一旦被駭,個資便如同攤在陽光下。
【請點我,AI告訴你更多和這新聞有關的資訊】
ATM解除分期付款詐騙是社交工程詐騙的一種典型案例,這類詐騙手法利用心理操控和資訊不對稱來達成目的。以下是一些相關的延伸知識:
社交工程詐騙的心理學原理:詐騙集團通常利用緊急感、恐懼、慌亂等情緒使被害人無法冷靜思考。他們也會運用「權威性原則」(扮演銀行或官方機構人員)和「稀少性原則」(強調時間緊迫)等心理學原理,降低受害者的防備心。
個資外洩的途徑:除了文章提到的購物平台及公益機構資料庫遭駭,個資外洩還可能來自於釣魚網站、假冒APP、不安全的公共Wi-Fi、員工內部洩漏、資料庫未加密存儲等多種途徑。根據資策會的調查,台灣每年約有超過百萬筆個資在網路上遭到流出。
ATM轉帳與網銀的安全機制:台灣的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近年來已要求各銀行強化ATM及網路銀行的安全機制,包括單筆和單日轉帳限額、轉帳確認機制、非約定帳戶轉帳延遲入帳等措施,以降低被害風險。
台灣的反詐騙資源:除了165反詐騙專線外,還有「165反詐騙App」可即時查詢可疑電話、簡訊和帳戶。警政署也設有「防制詐騙資訊網」提供最新詐騙手法和防範資訊。民眾若不幸受騙,應立即撥打165或110報案,並儘速聯繫銀行凍結帳戶。
國際詐騙趨勢:根據國際刑警組織(Interpol)的資料,近年網路詐騙已形成跨國犯罪網絡,詐騙集團常利用多國跨境作業來逃避執法機關追查。許多詐騙電話可能來自海外,使用VoIP技術偽造本地號碼,增加追查難度。
金融科技與詐騙防範的演進:隨著生物辨識技術(如臉部辨識、指紋辨識)的普及,銀行已開始導入更多元的身分驗證機制,減少僅依靠密碼的風險。同時,AI技術也逐漸應用於詐騙偵測系統,能夠即時辨識異常交易模式。
詐騙話術通常是這樣開始的:
「王小美小姐嗎?您是不是在豬皮購物平台買了一盒手工香皂?」
(注意:這筆訂單是真的,因為你的交易資訊已被盜取!)
接著對方會說:「您可能在付款時誤按分期付款,我們這邊系統顯示這筆訂單會每個月自動扣款,為了避免損失,我們請銀行客服聯繫您,幫您解除這筆分期設定。」
一聽到「每月一直扣款」,多數人自然緊張起來,防備心頓時下降。接下來,就輪到「銀行客服」登場了。
這位「銀行人員」會語氣鎮定地請你打開網路銀行 App,或者帶著提款卡到附近 ATM,依照他的指示操作。他會先讓你輸入一些看似與帳號無關的資訊,例如你自己的身分證號碼,讓你產生「這不可能轉出錢」的錯覺,也讓你一時混亂無法冷靜思考。
等你輸入錯誤資料無法操作成功時,他會假裝體貼地說:「我們這家銀行有駭客防護設定,換個方式再操作一次。」接著,他就會要你輸入實際的帳號與金額。
這時,王小美照著輸入了「49950元」或「19980元」——剛好略低於網銀與ATM的轉帳上限。當你連續操作兩三筆後,帳戶裡的錢也就「飛了」。而這些錢,會被集團派出的車手在短時間內提領走。
幸好,王小美在操作過程中,忽然發現自己存款金額變少了,才猛然驚覺:「我好像被騙了!」當她開始質疑,對方會用話術拖延時間,目的就是爭取更多分秒,讓車手完成領款。
以上真實案例提醒我們:
(一)不要因為對方能說出你的交易資料就相信他。那代表你的個資早已被盜,請保持冷靜。
(二)+號開頭或陌生電話,務必提高警覺。不熟悉的來電,應當心查證。
(三)凡是聲稱「交易錯誤」、「重複扣款」或「升級VIP」的來電,都是詐騙關鍵字!先掛電話、再自己撥打平台或銀行客服確認。
(四)任何可疑來電,都應撥打165反詐騙專線查證。
(五)ATM只能「提款」與「轉帳」,絕對不能「解除分期付款設定」。網銀與遊戲點數同理,千萬別被唬弄。
(六)不要等到餘額驟減才後悔!接到可疑電話時,請先提醒自己:「我沒這麼好騙!」
民俗專家柯柏成說:「詐騙犯的果報在畜牲道,也就是說他們去世後會投胎成畜牲。依據佛經,愚癡是畜牲道的因。詐騙是因為沒有智慧,也就是愚癡,所以才敢行騙,來世得用生命還債。」
【請點我,AI告訴你更多和這新聞有關的資訊】
現正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