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鐵已向文化部提出高雄帝冠車站修復補助申請,高雄市文化局預計受託執行此修復案。根據文化局估算,若審議程序順利,今年下半年可進行審議,最快2027年下半年可完工。除了加強硬體設施外,文化局也將與台鐵討論規劃空間活化方案。立委李昆澤表示,帝冠車站對台鐵和高雄都具有重要意義,他將協助台鐵與高市府積極爭取補助案早日核准。
高雄帝冠車站建於1941年,採用和洋混合建築風格,因其「唐博風」屋頂形似皇帝帽而得名。2002年3月,為配合高雄鐵路地下化工程,車站以特殊工法向東南方向遷移,2003年被指定為歷史建築。2021年中秋節前,經過一個多月的移動工程,帝冠車站回到原址中軸線位置,重新擔任高雄門戶角色。
去年12月底,隨著高雄車站天棚啟用與地下廣場完工,新穎的車站空間成為熱門景點。許多民眾專程到帝冠車站拍照,近距離欣賞老車站風貌,但因車站周圍被紅龍柱圍起,無法進入內部參觀,令人感到遺憾。
台鐵先前已委託高市文化局代辦高雄火車站修復工程規劃設計及監造服務案,去年9月完成修復工程設計,預估修繕經費需1.6億元,今年3月向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申請經費補助。文化局表示,相關補助計畫預計今年下半年審查,若進展順利,明年中旬前可望動工,工期約1年半。修復計畫不僅注重硬體修繕,也將與台鐵討論內部空間運用規劃,確保車站修復完成後能成為一個活化的空間,而非僅是空置的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