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東海大學主辦的「海明威深度閱讀與媒體素養青年營」將於5月24日於茂榜廳隆重登場,集結中視董事長盧秀芳、台中市新聞局長欒治誼與數位發展局長林谷隆等產官學界代表,帶領百位高中生深入探討AI時代下的真假訊息攻防戰,培養新世代面對資訊洪流的識讀與判斷力。
▲東海大學將舉辦首屆「海明威深度閱讀與媒體素養青年營」,由中視董事長兼總經理盧秀芳擔任開場引言人,並邀請台中市新聞局長欒治誼與數位發展局長林谷隆出席,與百位高中生展開面對面對話,探討AI時代下的媒體素養與假訊息議題。(圖/好好聽文創提供)
本次營隊以「AI時代的真相守門人」為核心精神,學生將化身「一日大學生」,走進東海校園參與主題演講、新聞座談、媒體識讀講座與青年沙龍等多元課程。課程內容涵蓋新聞產製、內容操控、價值判斷等層面,透過實作與討論引導學生認識假訊息的運作邏輯,強化其在AI與社群媒體交織的資訊環境中辨識真偽的能力。
▲活動結合主題演講、新聞座談、媒體識讀講座與青年沙龍等課程,培養青年面對複雜訊息時的思辨力。(圖/東海大學提供)
此次營隊由東海大學聯手台中市數位發展局與台灣新媒體科技與教育協會共同策劃,邀請TVBS副總監楊樺、資深主播簡志豪與媒體人葛斯齊等專業講師授課。營隊特別設計「媒體與流量、公信力之間的抉擇」為討論主題,由盧秀芳、欒治誼與林谷隆親自與學生對話,分享媒體產業第一線的挑戰與轉變。
台中市數位發展局長林谷隆指出,資訊識讀力是防詐教育的根本,應從青少年教育著手培養其主動查證、守真辨假的能力。東海公事處處長黃兆璽也強調,東海過去已協助推動模擬聯合國等多元課程,具備跨域整合與實作經驗,此次營隊將閱讀、AI與媒體議題融合,期望在後真相時代啟發學生守護真相的意識。
為深化課程設計,東海團隊在籌備過程中召開座談會,廣邀台中市政府官員、高中校長與媒體專家,共同討論青少年媒體使用的困境與挑戰。南投暨大東南亞學系主任張春炎認為,透過跨界對話能使課程更貼近教育現場,發展出具啟發性與深度的內容。
高雄中山高中校長林香吟表示,現今學生更需培養獨立思考與負責任判斷的能力,而非追求標準答案。TVBS副總監楊樺也指出,短影音改變了閱聽行為,建立脈絡感與閱讀深度將是未來媒體教育的重要方向。
東海政治系主任張峻豪與陸研中心主任林子立皆表示,民主社會需全民具備媒體素養,才能在多元訊息衝擊下做出正確選擇,避免成為假訊息的受害者。
營隊最終將舉辦「青年海明威沙龍」,學生將與講者對談新聞操弄、AI倫理與媒體責任等議題。完成活動的學生可獲頒東海大學與台中市政府聯名證書,並有機會獲得7-ELEVEN禮券與參與獎項,鼓勵青年以思辨力點亮真相之光。
活動報名連結:https://www.provoice.tw/active/hemingway/
由東海大學主辦的「海明威深度閱讀與媒體素養青年營」將於5月24日於茂榜廳隆重登場,集結中視董事長盧秀芳、台中市新聞局長欒治誼與數位發展局長林谷隆等產官學界代表,帶領百位高中生深入探討AI時代下的真假訊息攻防戰,培養新世代面對資訊洪流的識讀與判斷力。

▲東海大學將舉辦首屆「海明威深度閱讀與媒體素養青年營」,由中視董事長兼總經理盧秀芳擔任開場引言人,並邀請台中市新聞局長欒治誼與數位發展局長林谷隆出席,與百位高中生展開面對面對話,探討AI時代下的媒體素養與假訊息議題。(圖/好好聽文創 提供)
【請點我,AI告訴你更多和這新聞有關的資訊】
海明威深度閱讀與媒體素養青年營相關延伸知識:
媒體素養教育在全球范圍內越來越受重視。媒體素養是指個人能夠接觸、理解、評估並創建各種形式的媒體信息的能力。在數位時代,這項能力已成為公民教育的重要一環,許多國家如芬蘭、加拿大等已將媒體素養納入正規教育體系。
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1899-1961)是20世紀美國著名作家,以其簡潔有力的寫作風格聞名。他曾擔任記者,報導過多場國際衝突,包括西班牙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海明威的新聞背景和對真實的追求,使他成為媒體素養教育的典範人物,這也解釋了為何該營隊以他命名。
AI對媒體環境的影響是當前學術界關注的焦點。AI技術如深度偽造(Deepfake)可製造逼真的虛假影片;大型語言模型可生成幾乎無法與人類寫作區分的文本;推薦算法會創造資訊茧房,限制用戶接觸多元觀點。這些技術的進步使得辨別真假資訊變得更加困難。
假新聞和錯誤信息的傳播速度通常快於真實信息。根據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虛假信息在Twitter(現X平台)上的傳播速度比真實信息快6倍,且假新聞比真實新聞能夠吸引更多的轉發。這使得媒體素養教育的及時性和重要性更加凸顯。
「後真相」(Post-truth)是2016年牛津字典年度詞彙,指的是在社會中,客觀事實對於形成公眾輿論的影響力不如情感和個人信念的時代背景。這概念與營隊探討的真假訊息攻防戰密切相關。
台灣政府近年來積極推動數位素養教育。數位發展部成立後,將媒體識讀和防詐教育列為重點工作。教育部也已將媒體素養納入國家課程綱要,並支持各種校外教育活動,如本文中的青年營,以建立全民媒體素養防護網。
本次營隊以「AI時代的真相守門人」為核心精神,學生將化身「一日大學生」,走進東海校園參與主題演講、新聞座談、媒體識讀講座與青年沙龍等多元課程。課程內容涵蓋新聞產製、內容操控、價值判斷等層面,透過實作與討論引導學生認識假訊息的運作邏輯,強化其在AI與社群媒體交織的資訊環境中辨識真偽的能力。

▲活動結合主題演講、新聞座談、媒體識讀講座與青年沙龍等課程,培養青年面對複雜訊息時的思辨力。(圖/東海大學提供)
此次營隊由東海大學聯手台中市數位發展局與台灣新媒體科技與教育協會共同策劃,邀請TVBS副總監楊樺、資深主播簡志豪與媒體人葛斯齊等專業講師授課。營隊特別設計「媒體與流量、公信力之間的抉擇」為討論主題,由盧秀芳、欒治誼與林谷隆親自與學生對話,分享媒體產業第一線的挑戰與轉變。
台中市數位發展局長林谷隆指出,資訊識讀力是防詐教育的根本,應從青少年教育著手培養其主動查證、守真辨假的能力。東海公事處處長黃兆璽也強調,東海過去已協助推動模擬聯合國等多元課程,具備跨域整合與實作經驗,此次營隊將閱讀、AI與媒體議題融合,期望在後真相時代啟發學生守護真相的意識。
為深化課程設計,東海團隊在籌備過程中召開座談會,廣邀台中市政府官員、高中校長與媒體專家,共同討論青少年媒體使用的困境與挑戰。南投暨大東南亞學系主任張春炎認為,透過跨界對話能使課程更貼近教育現場,發展出具啟發性與深度的內容。
高雄中山高中校長林香吟表示,現今學生更需培養獨立思考與負責任判斷的能力,而非追求標準答案。TVBS副總監楊樺也指出,短影音改變了閱聽行為,建立脈絡感與閱讀深度將是未來媒體教育的重要方向。
東海政治系主任張峻豪與陸研中心主任林子立皆表示,民主社會需全民具備媒體素養,才能在多元訊息衝擊下做出正確選擇,避免成為假訊息的受害者。
營隊最終將舉辦「青年海明威沙龍」,學生將與講者對談新聞操弄、AI倫理與媒體責任等議題。完成活動的學生可獲頒東海大學與台中市政府聯名證書,並有機會獲得7-ELEVEN禮券與參與獎項,鼓勵青年以思辨力點亮真相之光。
活動報名連結: https://www.provoice.tw/active/hemingway/

【請點我,AI告訴你更多和這新聞有關的資訊】
現正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