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2025年4月17日--4月16日,香港大學(以下簡稱為港大)和TCL實業旗下的工業智能解決方案領軍企業格創東智簽訂合作意向書,成立【香港大學-格創東智工業AI聯合實驗室】。格創東智將於五年內撥款數千萬港元予以建設運營實驗室,開展工業AI技術的創新與實際應用的研究;同時委任港大副校長(研究)申作軍教授為格創東智的榮譽首席科學家,為研發提供戰略性指導和寶貴建議。簽約儀式在港大校園舉行,港大校長張翔教授,TCL創始人、董事長李東生先生出席儀式並致辭。其他參會嘉賓有港大副校長(研究)申作軍教授,港大協理副校長(研究與創新)馬桂宜教授,TCL實業副總裁、格創東智CEO何軍先生等。此次協作旨在結合港大深厚的人工智能研究基礎和前沿技術,加速企業工業AI核心技術的研發,集中力量輸出可落地的優質產品及服務;同時助力高校科研成果商業轉化,促工業AI產業強勁發展。管理組織將由校企雙方共同擔任,申作軍教授作為主任。雙方同意透過上述協作模式開展工業AI技術的創新與實際應用的研究,研究方向將覆蓋供應鏈運籌優化引擎、AMHS智能物料搬運調度系統、智能體與超級自動化應用、AI大模型與工業大數據平台開發等。實驗室目前在進行磋商溝通的第一個研發項目是AMHS智能物料搬運調度系統,港大的研究團隊將與格創東智AMHS業務團隊合作共研,助力格創東智AMHS業務板塊實現千台OHT天車調度AI算法技術突破,強勢推動智能裝備再升級。此次研究方向秉承格創東智讓工業更智慧的企業願景,亦同時體現了港大銳意於人工智能領域提升競爭力的決心。港大校長張翔教授在開場致辭環節對此次合作表示看好,他表示:「香港大學與TCL集團的合作協議正式簽署,標誌著雙方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合作正式啟航,特別是在工業化應用方面。香港大學近年來在各學科領域持續完善並取得顯著進展,匯聚了眾多頂尖人才加盟,使我們在基礎研究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如今,我們正致力於將這些優秀的研究成果轉化為實際的工業應用和產業化,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的深度融合。」TCL創始人、董事長李東生先生非常支持此次合作。他強調:「TCL高度重視AI技術的發展,僅2024年,TCL通過AI應用落地就創造了5.4億元的經濟效益。今天格創東智與香港大學共建聯合實驗室,由香港大學副校長(研究)申作軍教授出任榮譽首席科學家,這是TCLAI戰略佈局的關鍵一步。」在項目分享環節,TCL實業副總裁、格創東智CEO何軍先生現身說法了工業AI聯合實驗室及一期重點項目的具體規劃,並對項目表達期許:「格創東智積極響應港府建設規劃,以香港為研發基地,加速工業AI創新,助力香港打造國際供應鏈管理新樞紐,賦能國內外製造業智能化升級。此外,公司會以本次合作為起點,持續引入產業資源把握全球製造業智能化升級機會。」港大副校長(研究)申教授作為國際上被公認為是其所在領域的優秀學者,並作為港大主管科研的副校長,他在總結致辭中表示:「港大與TCL的合作標誌著我們在AI領域的進一步突破,尤其是在工業應用方面。AI是當前的大趨勢,港大早已佈局,例如建立計算與數據科學學院並推動前沿研究。我們的目標不僅是基礎研究,還將AI融入各學科,甚至影響全球教育。TCL作為『TechnologyChangeLeader』,在李董事長的帶領下持續推動技術創新。此次合作將結合港大的科研優勢與TCL的產業經驗,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實驗室,推動中國乃至全球製造業和供應鏈的進步。作為實驗室負責人,我將與TCL深入合作,並邀請港大師生及投資者共同參與,共創未來。」事實上,本輪AI產業週期伊始,香港特區政府就提出前瞻性舉措。2022年發佈的《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明確提出重點發展AI產業,為推動香港AI發展制定了策略方針及行動綱領。2025/2026財政年度財政預算案提出預留10億港元成立香港人工智能研發院,批准5個由香港本地大學、科研機構等牽頭的項目,加速推動多個大模型相關研發工作。伴隨實驗室成立,香港大學將借力企業的實際應用場景和資金支持,促使自身科技創新更加聚焦產業痛點,加速科研供給與產業需求高效匹配與精準對接。同時,借助香港作為東南亞重要鏈接點的優勢,實驗室的「技術研發-場景測試-全球推廣」的業務模式,將為東南亞製造業提供可複製的智能化升級路徑。另外得益於香港國際人才儲備優勢,通過實驗室項目的向深向實,為香港及輻射區域提供數量客觀科研崗位,吸引入更多學者與研發工程師加入,從而進一步助力香港儲備更多工業AI人才,夯實工業AI發展基礎。
香港2025年4月17日 -- 4月16日,香港大學(以下簡稱為港大)和TCL 實業旗下的工業智能解決方案領軍企業格創東智簽訂合作意向書,成立【香港大學-格創東智工業AI 聯合實驗室】。格創東智將於五年內撥款數千萬港元予以建設運營實驗室,開展工業AI技術的創新與實際應用的研究;同時委任港大副校長(研究)申作軍教授為格創東智的榮譽首席科學家,為研發提供戰略性指導和寶貴建議。簽約儀式在港大校園舉行,港大校長張翔教授,TCL創始人、董事長李東生先生出席儀式並致辭。其他參會嘉賓有港大副校長(研究)申作軍教授,港大協理副校長(研究與創新)馬桂宜教授,TCL實業副總裁、格創東智CEO何軍先生等。

此次協作旨在結合港大深厚的人工智能研究基礎和前沿技術,加速企業工業AI核心技術的研發,集中力量輸出可落地的優質產品及服務;同時助力高校科研成果商業轉化,促工業AI產業強勁發展。管理組織將由校企雙方共同擔任,申作軍教授作為主任。雙方同意透過上述協作模式開展工業AI技術的創新與實際應用的研究,研究方向將覆蓋供應鏈運籌優化引擎、AMHS智能物料搬運調度系統、智能體與超級自動化應用、AI大模型與工業大數據平台開發等。實驗室目前在進行磋商溝通的第一個研發項目是AMHS智能物料搬運調度系統,港大的研究團隊將與格創東智AMHS業務團隊合作共研,助力格創東智AMHS業務板塊實現千台OHT天車調度AI算法技術突破,強勢推動智能裝備再升級。此次研究方向秉承格創東智讓工業更智慧的企業願景,亦同時體現了港大銳意於人工智能領域提升競爭力的決心。
【請點我,AI告訴你更多和這新聞有關的資訊】
這篇文章介紹了香港大學與格創東智成立工業AI聯合實驗室的合作,以下是一些相關延伸知識:
1. 工業AI(工業人工智能)是指將AI技術應用於工業生產和製造過程的領域。它結合了大數據分析、機器學習、物聯網等技術,用於提高生產效率、預測設備維護需求、優化供應鏈以及改進品質控制等方面。工業AI被視為工業4.0和智能製造的核心技術之一。
2. AMHS(Automated Material Handling System)是自動化物料搬運系統,在半導體、面板等高科技製造業中廣泛應用。OHT(Overhead Hoist Transport)天車是AMHS的一種,用於潔淨室環境中的精密物料運輸。這類系統需要複雜的調度演算法來優化路徑規劃和任務分配,提高生產效率。
3. 香港特區政府近年來積極推動創新科技發展,尤其重視AI領域。2022年香港發佈的《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將AI列為重點發展領域之一。此外,香港在2025/2026財政預算案中預留10億港元成立香港人工智能研發院,支持大模型相關研發工作。
4. TCL集團是中國領先的消費電子企業和產業集團,格創東智是其旗下專注於工業智能解決方案的企業。TCL在AI領域的投入反映了中國企業積極轉型智能製造的趨勢。
5. 產學研合作是加速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的重要模式。大學擁有基礎研究優勢和人才資源,企業則提供應用場景和商業化經驗。此類合作能促進科研成果的實際應用,也為大學提供研究資金和實踐機會。
6. 香港作為連接全球的國際金融和貿易中心,在推動區域科技創新和技術轉移方面具有獨特優勢。其國際化的教育體系和人才儲備,能夠為AI等新興科技領域提供多元化的研發人才。
7. 供應鏈運籌優化是工業AI的重要應用領域,結合AI技術可以預測需求、優化庫存、規劃物流和提高供應鏈韌性,這對區域製造業和全球供應鏈管理具有重要意義。
港大校長張翔教授在開場致辭環節對此次合作表示看好,他表示:「香港大學與TCL集團的合作協議正式簽署,標誌著雙方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合作正式啟航,特別是在工業化應用方面。香港大學近年來在各學科領域持續完善並取得顯著進展,匯聚了眾多頂尖人才加盟,使我們在基礎研究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如今,我們正致力於將這些優秀的研究成果轉化為實際的工業應用和產業化,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的深度融合。」
TCL創始人、董事長李東生先生非常支持此次合作。他強調:「 TCL高度重視AI技術的發展,僅2024年,TCL通過AI應用落地就創造了5.4億元的經濟效益。今天格創東智與香港大學共建聯合實驗室,由香港大學副校長(研究)申作軍教授出任榮譽首席科學家,這是 TCL AI 戰略佈局的關鍵一步。」
在項目分享環節,TCL實業副總裁、格創東智CEO何軍先生現身說法了工業AI聯合實驗室及一期重點項目的具體規劃,並對項目表達期許:「格創東智積極響應港府建設規劃,以香港為研發基地,加速工業AI創新,助力香港打造國際供應鏈管理新樞紐, 賦能國內外製造業智能化升級。此外,公司會以本次合作為起點,持續引入產業資源把握全球製造業智能化升級機會。」

港大副校長(研究)申教授作為國際上被公認為是其所在領域的優秀學者,並作為港大主管科研的副校長,他在總結致辭中表示:「港大與TCL的合作標誌著我們在AI領域的進一步突破,尤其是在工業應用方面。AI是當前的大趨勢,港大早已佈局,例如建立計算與數據科學學院並推動前沿研究。我們的目標不僅是基礎研究,還將AI融入各學科,甚至影響全球教育。TCL作為『Technology Change Leader』,在李董事長的帶領下持續推動技術創新。此次合作將結合港大的科研優勢與TCL的產業經驗,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實驗室,推動中國乃至全球製造業和供應鏈的進步。作為實驗室負責人,我將與TCL深入合作,並邀請港大師生及投資者共同參與,共創未來。」
事實上,本輪AI產業週期伊始,香港特區政府就提出前瞻性舉措。2022年發佈的《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明確提出重點發展AI產業,為推動香港AI發展制定了策略方針及行動綱領。2025/2026財政年度財政預算案提出預留10億港元成立香港人工智能研發院,批准5個由香港本地大學、科研機構等牽頭的項目,加速推動多個大模型相關研發工作。

伴隨實驗室成立,香港大學將借力企業的實際應用場景和資金支持,促使自身科技創新更加聚焦產業痛點,加速科研供給與產業需求高效匹配與精準對接。同時,借助香港作為東南亞重要鏈接點的優勢,實驗室的 「技術研發-場景測試-全球推廣」的業務模式,將為東南亞製造業提供可複製的智能化升級路徑。另外得益於香港國際人才儲備優勢,通過實驗室項目的向深向實,為香港及輻射區域提供數量客觀科研崗位,吸引入更多學者與研發工程師加入,從而進一步助力香港儲備更多工業AI人才,夯實工業AI 發展基礎。
【請點我,AI告訴你更多和這新聞有關的資訊】
現正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