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史館將於4月7日言論自由日舉行「鄭南榕獄中日記」新書發表座談會暨史料捐贈儀式。國史館長陳儀深表示,未來將進一步蒐集政府相關檔案資料,出版鄭南榕史料彙編,以供各界研究參考。
「鄭南榕獄中日記」由其遺孀葉菊蘭及女兒鄭竹梅以「一起記憶鄭南榕與那個時代」為題撰寫序言。這份日記記錄了1986年6月5日至1987年1月23日期間,鄭南榕在台北土城看守所的生活與思考,共計6本。
陳儀深在序中指出,1980年代是台灣從威權走向民主的關鍵時期,鄭南榕以雜誌社為基地,挑戰戒嚴、黨禁、228乃至台獨的言論禁忌。他因刊登台灣共和國憲法草案被以叛亂罪起訴,最終選擇自焚犧牲,展現了智慧與勇氣,產生了巨大的社會影響力。
國史館已接受鄭南榕基金會捐贈的大批史料,並與基金會、葉菊蘭、鄭竹梅簽署捐贈契約書。這些史料將儘快進行整編並開放應用。政大台灣史研究所教授薛化元表示,這本日記及相關史料的出版,是釐清解嚴前威權體制鬆動時期黨外運動發展的重要參考資料。
日記記載了鄭南榕因在雜誌刊載「一億元滅桃計劃」被控違反選罷法,遭警方以「有逃亡之事實」為由羈押至看守所的經過。他在開庭時曾對審判長說:「你們今天審判我,就是審判新聞自由」。雖然控告他的張德銘高票當選,但鄭南榕在未審判的情況下被關押了237天,直到1987年1月24日被判處有期徒刑8個月確定後才獲釋。
陳儀深指出,鄭南榕在獄中仔細記錄了閱讀的書籍、會面的人物以及對時事和未來的思考。期間「自由時代」系列週刊仍然照常出刊,日記中也包含他對雜誌社未來發展的構想。鄭南榕出獄後不但沒有改變理念,反而加大了抗爭力度,最終選擇自焚殉道。
此外,鄭南榕基金會將於同日上午舉辦鄭南榕殉道36周年追思紀念會,總統賴清德將親自出席致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