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走進米蘭市⋯驚嘆!「設計元素已經環繞周圍⋯
在米蘭中央車站與卡多爾納廣場之間設有49塊LED牆,馬爾彭薩與利納特機場之間有38塊螢幕,地鐵站內有320張海報,此外還有18個「歡迎項目」點。然而,這還不是全部:
Vernissage攝影展、DesignKiosk設計亭、羅伯特·威爾遜的《母親》、EsDevlin的《光之圖書館》講座系列,以及貼近米蘭標誌性設計地標的圖形幹預活動,還有100家參展商的展廳將在特別活動中點亮。此次展會將把整座城市轉變為一個巨大的當代設計集體敘事空間。
米蘭國際家具展將在展館開放前拉開序幕。
它從城市開始,在設計與日常生活之間,在市民的腳步與遊客的好奇心之間展開。這段集體敘事的第一章是Vernissage,一個在ViaDante但丁街舉辦的露天攝影展,展出至4月15日,展示了本屆主題:「為人而思(ThoughtforHumans)」。
由美國攝影師比爾·杜爾金(BillDurgin)拍攝的照片呈現出一系列靜止、安靜且充滿力量的畫面,探索人類身體與設計物之間不可分割的關係,展現創意與功能、感知智慧與物質之間的對話。每一張照片都在人體解剖與設計之間展開視覺對話,使用的材料如木材、金屬、織物與生物塑料,既具有美學價值,也像徵永續性。這些「活」的材料彷彿與肌膚融合,喚起一種不僅賞心悅目、而且適宜生活的設計理念。
(圖片來源:SaloneMobile展會提供)
展覽設在米蘭市中心最繁忙的街道之一,邀請人們駐足、觀察並思考——關於設計之美,它如何成為一種普遍的、深具人性的語言,在當下尤其充滿責任感。
**「為人而思」**將透過遍佈全城的數位網路系統深入人們的日常生活。這項傳播策略也延伸至火車站與機場:在主要交通節點安裝38塊螢幕,涵蓋國內與國際旅客流;500輛公車上安裝1000塊螢幕;地鐵系統內還有320張海報。
這場傳播活動將“隨城市而動”,讓整個米蘭成為一個城市舞台,設計不僅被展示出來,更在空間、時間與日常動作中與人們相遇,形成真正意義上的集體視覺敘事。
家具展的城市旅程也將持續進行,沿著那條將身體、物質與視覺連結在一起的無形之線,城市空間將轉化為一個充滿體驗感的織體。
Vernissage開啟了視覺與情感的起點,而DesignKiosk設計亭則將敘事轉化為言語、對話與日常互動。設計亭由CorrainiEdizioni策劃、DWADesignStudio設計,將開放至4月13日。它不僅是臨時書店,更是一個文化據點、交流空間和微型建築敘事體,讓作家、插畫家、設計師與過路行人自由交流。
街道上也有置放設計亭,還能購買米蘭家具展官方聯名系列,其中包括為希望帶回屬於這段社區共聚體驗片段的人而設計的服飾與紀念品。
此刻走進米蘭市⋯驚嘆!「設計元素已經環繞周圍⋯
在米蘭中央車站與卡多爾納廣場之間設有49塊LED牆,馬爾彭薩與利納特機場之間有38塊螢幕,地鐵站內有320張海報,此外還有18個「歡迎項目」點。然而,這還不是全部:
Vernissage攝影展、Design Kiosk設計亭、羅伯特·威爾遜的《母親》、Es Devlin的《光之圖書館》講座系列,以及貼近米蘭標誌性設計地標的圖形幹預活動,還有100家參展商的展廳將在特別活動中點亮。此次展會將把整座城市轉變為一個巨大的當代設計集體敘事空間。
【請點我,AI告訴你更多和這新聞有關的資訊】
米蘭國際家具展(Salone del Mobile Milano)是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家具與設計展覽之一,始於1961年,每年四月在米蘭舉行,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設計師、建築師、品牌與愛好者。
米蘭作為全球設計之都,不僅有這個主展覽,還有與之同時舉行的"米蘭設計周"(Milan Design Week),包含遍布全城的Fuorisalone(展外展)活動,將整座城市變成一個巨大的設計展示場。
設計展覽的「城市干預」(Urban Intervention)策略是近年設計與藝術展覽的重要趨勢,通過將展覽延伸到傳統場館之外的公共空間,使藝術和設計更加平民化,同時提升城市形象和文化吸引力。
文中提到的比爾·杜爾金(Bill Durgin)是一位美國攝影師,以其探索人體與空間、物體關係的作品聞名,他的攝影經常挑戰傳統的身體觀念和視覺感知。
文中提到的EsDevlin是國際知名的舞台和裝置藝術設計師,曾為奧運會、超級碗中場表演以及眾多音樂會設計舞台,她的作品"光之圖書館"(Library of Light)探索光線、空間與敘事的關係。
羅伯特·威爾遜(Robert Wilson)是一位前衛劇場導演與藝術家,以其創新的視覺語言和跨界作品聞名,其作品《母親》融合了表演藝術與視覺設計元素。
現代設計展覽越來越強調可持續性和人文關懷,文中提到的"為人而思"(Thought for Humans)主題反映了當代設計向更具環保意識和人本關懷方向發展的趨勢。
CorrainiEdizioni是一家意大利出版社,專注於視覺藝術、設計和兒童文學的出版,以其精美的藝術書籍和設計類出版物聞名於世。
米蘭國際家具展將在展館開放前拉開序幕。
它從城市開始,在設計與日常生活之間,在市民的腳步與遊客的好奇心之間展開。這段集體敘事的第一章是Vernissage,一個在Via Dante但丁街舉辦的露天攝影展,展出至4月15日,展示了本屆主題:「為人而思(Thought for Humans)」。
由美國攝影師比爾·杜爾金(Bill Durgin)拍攝的照片呈現出一系列靜止、安靜且充滿力量的畫面,探索人類身體與設計物之間不可分割的關係,展現創意與功能、感知智慧與物質之間的對話。每一張照片都在人體解剖與設計之間展開視覺對話,使用的材料如木材、金屬、織物與生物塑料,既具有美學價值,也像徵永續性。這些「活」的材料彷彿與肌膚融合,喚起一種不僅賞心悅目、而且適宜生活的設計理念。

(圖片來源:Salone Mobile展會提供)
展覽設在米蘭市中心最繁忙的街道之一,邀請人們駐足、觀察並思考——關於設計之美,它如何成為一種普遍的、深具人性的語言,在當下尤其充滿責任感。
**「為人而思」**將透過遍佈全城的數位網路系統深入人們的日常生活。
這項傳播策略也延伸至火車站與機場:在主要交通節點安裝38塊螢幕,涵蓋國內與國際旅客流;500輛公車上安裝1000塊螢幕;地鐵系統內還有320張海報。
這場傳播活動將“隨城市而動”,讓整個米蘭成為一個城市舞台,設計不僅被展示出來,更在空間、時間與日常動作中與人們相遇,形成真正意義上的集體視覺敘事。
家具展的城市旅程也將持續進行,沿著那條將身體、物質與視覺連結在一起的無形之線,城市空間將轉化為一個充滿體驗感的織體。
Vernissage開啟了視覺與情感的起點,而Design Kiosk設計亭則將敘事轉化為言語、對話與日常互動。設計亭由Corraini Edizioni策劃、DWA Design Studio設計,將開放至4月13日。它不僅是臨時書店,更是一個文化據點、交流空間和微型建築敘事體,讓作家、插畫家、設計師與過路行人自由交流。
街道上也有置放設計亭,還能購買米蘭家具展官方聯名系列,其中包括為希望帶回屬於這段社區共聚體驗片段的人而設計的服飾與紀念品。
【請點我,AI告訴你更多和這新聞有關的資訊】
現正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