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林業署近日成功搶救兩隻遭套索陷阱所傷的台灣黑熊後,台東分署表示,每次救援行動後的部落宣導工作都能有效提高獵人更換改良式獵具的意願。據林業署統計,全國已累計交換7095具改良式獵具。
3月31日,台東延平桃源部落巡守隊發現一公一母台灣黑熊分別陷入套索陷阱中,相距僅約10公尺。經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台東分署及時搶救,兩隻黑熊僅受輕傷,創下首例同時成功救援兩隻黑熊的紀錄。
台東分署自然保育科長林孟怡表示,這次黑熊僅傷及指頭而非整隻掌,獸醫師評估不影響其後續活動及覓食能力,因此決定就地野放。技佐李宜明補充,救援過程包括麻醉、傷口清創、使用抗生素及消炎藥等處置,並檢查是否有腫脹壞死或骨折情況。由於這是首次當場野放的案例,未來將考慮攜帶追蹤器到現場使用。
針對誤傷野生動物的金屬套索問題,李宜明指出,部落巡守隊會定期沿獵徑搜尋並清除危險獵具。每次黑熊救援後的宣導活動,都會有獵人主動交出金屬獵具,換取免費的改良式獵具。僅台東縣推動三年來,已交換約1411具獵具。
林業署在交換獵具的同時,持續收集使用者意見以改進設計。李宜明解釋,改良式獵具從第一代到現在的第三代,已針對獵人反映的問題進行多項改進,包括強化彈簧、增加制動器及8字環防止套索過緊、加粗鋼索減少肢體重傷等。據老獵人評價,改良式獵具不影響狩獵效果,使用意願高,有效降低對野生動物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