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網News記者林和謙/台北報導
央行今(2025)年3月20日第一季理監事會議決議政策利率沒有調整,也未推出第八波信用管制,但金融緊縮步調不變,並會持續加強專案金檢。去年9月中旬的央行第七波信用管制已讓房市降溫,交易量大為縮減,這次沒有再出手打炒房,市場可安心?專家認為,一些區域個案銷售有亮點,或許市場已逐步適應房市現況,房市有可能漸漸走出陰霾,但如果後續房市又過熱、哄抬現象又起,恐怕會再觸發央行的敏感神經、說不定再度有措施出手。
央行積極透過專案金檢監督金融機構落實不動產貸款規範,以督促金融機構落實遵循央行規範,從2021年至今年2月底止,央行專案金檢次數共170次。其中在部分銀行缺失方面,包括違反央行規範,不僅貸款成數超過法定上限,還另核予貸款人透支或理財周轉金等其他貸款,供借款人償還每期應攤還本金或本息,變相給予寬限期,央行都將持續要求銀行改善;此外,銀行也會嚴加控管避免資金集中在少數幾大建商,以避免授信風險。
央行未再出手第八波信用管制,市場可安心?圖/好房網News記者林和謙/攝
住展雜誌企研室總監陳炳辰指出,央行傳出較大動作金檢,且也表達以此替代房市調控,在在暗示暫時不會有打炒房動作,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如今預售市場有愈來愈多個案出現亮點表現,包括台北市內湖區,新北市三重區、新莊區與中永和地帶,是否出於市場逐步適應房市現況,又沒有其他穩健保值選項,或許都將讓房市開始走出陰霾,但若後續房市又過熱、哄抬現象再起,恐怕會進而觸發央行敏感神經。
陳炳辰說,由於股市獲利轉房市的情況,今年較難重演,如果房市只是不再下探或是緩回溫,央行倒也不見得一見黑影就開槍,以央行先前預期觀察房價至今年年中,要真有動作應是來到下半年。
陳炳辰提醒,但也要留心,就算央行不是針對房市,其他像是國際經濟狀況不確定、美國關稅政策等因素,都可能致使央行必須有利率或相關措施的調整,也可能再干擾房貸難度與購屋信心,都還是有一定顛簸與不確定性,必須持續關注。
而央行也將持續審視各銀行自主管理不動產貸款每季具體改善方案執行情形,並督促其積極落實,並持續檢視不動產貸款情形與央行管制措施的執行成效,也將密切關注房地產變化,會適時調整相關措施內容。
延伸閱讀→建商愛蓋、民眾愛買「這款房」!台中重劃區討論最熱的是「它」:符合首購接受度新青安真的會查!她踩到地雷慘了 網透露「各種手段」:查水電、就醫紀錄躲不過桃園機捷通車8年青埔捷運住宅交易熱沿著機場捷運脫北購屋林口受青睞揭弊媒體撰文消費爭議報導伸張新聞自由台灣人口頭禪竟誤傷日本人!西田惠里奈揭在台被騙經歷家寧喊冤反遭炎上!聲明強調沒掌控財務遭網嘲「棄媽保寧」
好房網News記者林和謙/台北報導
央行今(2025)年3月20日第一季理監事會議決議政策利率沒有調整,也未推出第八波信用管制,但金融緊縮步調不變,並會持續加強專案金檢。去年9月中旬的央行第七波信用管制已讓房市降溫,交易量大為縮減,這次沒有再出手打炒房,市場可安心?專家認為,一些區域個案銷售有亮點,或許市場已逐步適應房市現況,房市有可能漸漸走出陰霾,但如果後續房市又過熱、哄抬現象又起,恐怕會再觸發央行的敏感神經、說不定再度有措施出手。
【請點我,AI告訴你更多和這新聞有關的資訊】
央行的貨幣政策與房市調控是台灣經濟的重要議題。從文章中,我們可以提供以下相關的延伸知識:
央行信用管制措施背景:中央銀行自2010年代起陸續推出多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目的是為了抑制房市過熱與投機炒作。截至目前為止已有七波信用管制措施,其中第七波於2023年9月中旬推出,主要針對特定地區與特定類型的不動產貸款進行限制。
專案金檢機制:央行自2021年以來加強對金融機構的專案檢查,主要檢視銀行是否確實遵守不動產貸款相關規範。金檢的重點包括:貸款成數是否超過法定上限、是否有變相提供寬限期、資金是否過度集中於少數建商等。這是央行除了制定政策外,確保政策有效執行的重要手段。
房市降溫現象:自2022年以來,在央行多波信用管制、升息等措施影響下,台灣房市整體交易量明顯下滑。不過文中提到某些區域如台北市內湖區、新北市三重區、新莊區與中永和地區仍有亮點表現,顯示房市降溫程度在不同區域有所差異。
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國際經濟情勢、美國貿易政策等外部因素也會影響央行的貨幣政策決策。這些因素可能間接影響房貸難度與購屋信心,為房市帶來不確定性。
銀行自主管理機制:除了央行的直接管制外,銀行業也被要求提出不動產貸款的自主管理改善方案,這是整體房市調控的重要一環。
房市投資與其他投資工具的關係:當股市等其他投資管道獲利減少時,資金可能會流向房地產市場尋求保值。但文中提到今年股市獲利轉入房市的情況較難重演,這也是央行觀察的因素之一。
央行積極透過專案金檢監督金融機構落實不動產貸款規範,以督促金融機構落實遵循央行規範,從2021年至今年2月底止,央行專案金檢次數共170次。 其中在部分銀行缺失方面,包括違反央行規範,不僅貸款成數超過法定上限,還另核予貸款人透支或理財周轉金等其他貸款,供借款人償還每期應攤還本金或本息,變相給予寬限期,央行都將持續要求銀行改善;此外,銀行也會嚴加控管避免資金集中在少數幾大建商,以避免授信風險。
央行未再出手第八波信用管制,市場可安心?圖/好房網News記者林和謙/攝

住展雜誌企研室總監陳炳辰指出,央行傳出較大動作金檢,且也表達以此替代房市調控,在在暗示暫時不會有打炒房動作,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如今預售市場有愈來愈多個案出現亮點表現,包括台北市內湖區,新北市三重區、新莊區與中永和地帶,是否出於市場逐步適應房市現況,又沒有其他穩健保值選項,或許都將讓房市開始走出陰霾,但若後續房市又過熱、哄抬現象再起,恐怕會進而觸發央行敏感神經。
陳炳辰說,由於股市獲利轉房市的情況,今年較難重演,如果房市只是不再下探或是緩回溫,央行倒也不見得一見黑影就開槍,以央行先前預期觀察房價至今年年中,要真有動作應是來到下半年。
陳炳辰提醒,但也要留心,就算央行不是針對房市,其他像是國際經濟狀況不確定、美國關稅政策等因素,都可能致使央行必須有利率或相關措施的調整,也可能再干擾房貸難度與購屋信心,都還是有一定顛簸與不確定性,必須持續關注。
而央行也將持續審視各銀行自主管理不動產貸款每季具體改善方案執行情形,並督促其積極落實,並持續檢視不動產貸款情形與央行管制措施的執行成效,也將密切關注房地產變化,會適時調整相關措施內容。
延伸閱讀→
建商愛蓋、民眾愛買「這款房」!台中重劃區討論最熱的是「它」:符合首購接受度
新青安真的會查!她踩到地雷慘了 網透露「各種手段」:查水電、就醫紀錄躲不過
桃園機捷通車8年 青埔捷運住宅交易熱 沿著機場捷運脫北購屋 林口受青睞
揭弊媒體撰文消費爭議報導 伸張新聞自由
台灣人口頭禪竟誤傷日本人!西田惠里奈揭在台被騙經歷
家寧喊冤反遭炎上!聲明強調沒掌控財務遭網嘲「棄媽保寧」
【請點我,AI告訴你更多和這新聞有關的資訊】
現正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