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5年起,20年來國民黨將「九二共識」視為穩定兩岸互動的基礎,推動兩岸交流、維護兩岸和平。然而,有無「九二共識」?一直也是台灣內部對兩岸關係的重要議題。隨著時代的變遷,「九二共識」是否能繼續應對當前兩岸的挑戰,引發了廣泛討論。
2024年12月8日,王金平提出了「兩岸治權互不隸屬,主權同而不分」的新論述,這為「九二共識」注入了新的內涵,也提供了檢討與調整方向的啟示。
一、「九二共識」的歷史來源與性質
1. 「九二共識」的誕生與背景
1992年,兩岸透過海基會與海協會在香港進行會談,針對「一個中國」的原則展開討論。雖然雙方在會談中未簽署任何協議,但口頭上達成了「模糊共識」,亦即「雙方都承認一個中國,但對其內涵各自表述」。這一「模糊共識」在當時降低了分歧,為兩岸建立初步的溝通基礎。不過「九二共識」在當時,並未明文成型。
2. 「九二共識」名稱的由來
直到2000年,時任國民黨秘書長蘇起首次提出「九二共識」一詞,並將其詮釋為「一中各表」的政策基礎。這一命名賦予了1992年會談更多的政治意涵,並成為國民黨推動兩岸政策的核心。然而,從歷史上來看,這一共識更多是一種政治操作下的概念,而非當時會談的正式協議。
3. 黨對黨的共識
2005年,國民黨主席連戰訪問中國大陸,與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確認了「九二共識」作為國共兩黨的共識基礎。然而,這一共識的性質主要是黨對黨的協議,並未涵蓋其他台灣政黨或政府,導致其在台灣內部缺乏廣泛的代表性。
二、「九二共識」的現實挑戰與時代局限
1. 代表性不足
「九二共識」因其國民黨色彩濃厚,始終無法全面代表台灣多數民意與所有政黨。對於非國民黨支持者而言,「九二共識」更像是國共之間的協議,而非兩岸政府間的正式共識。
2. 適應性減弱
「九二共識」誕生於1990年代的特殊歷史背景,馬英九執政時期2008至2016,以「九二共識」為政治基礎,簽訂了23項兩岸協議。
但當時的兩岸局勢,與現在已有顯著差異。隨著台灣年輕世代對主體性與國際視野的重視,「九二共識」逐漸失去了時代適用性。
3. 民進黨的態度與兩岸僵局
民進黨拒絕接受「九二共識」,認為其框架模糊且帶有統一傾向,難以符合台灣的主體利益。這導致兩岸關係在民進黨執政期間陷入停滯,顯示出「九二共識」在推動兩岸和平方面的局限性。
三、王金平新論述的突破與啟示
2024年12月8日,王金平以「中道和平聯盟智庫」為平台,提出了「兩岸治權互不隸屬,主權同而不分」的新論述,為突破「九二共識」的局限提供了一種務實的替代方案。
1. 從模糊共識到清晰框架
王金平的新論述在「治權互不隸屬」的基礎上強調台灣的自主性,並通過「主權同而不分」維繫兩岸的歷史連結,試圖為兩岸關係建構一個清晰且務實的框架。
2. 從黨際共識到全民共識
王金平肯定「九二共識」的價值和歷史意義,但也有其不足和局限性。他主張,台灣內部必須藍綠攜手,共同形成全體民眾能接受的「新共識」,從而才能繼續推動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並在兩岸談判中掌握更多主動權。
3. 從歷史承繼到創新發展
王金平以「中華文化」為共同基礎,主張兩岸應超越對立,在文化與歷史認同中尋求合作。他的「分治而不分立」理念既承襲「九二共識」的歷史基礎,又賦予其現代化的靈活性。
4. 從政治對話到文化交流
與「九二共識」偏重政治互動不同,王金平的新論述更關注文化交流與社會互動,試圖以軟性力量化解政治對立,拉近兩岸距離。
四、新和平路線的檢討與展望
王金平的新論述並非否定「九二共識」,而是以此為基礎進一步擴展與升級,為兩岸關係的未來提供了新的參考與方向。
1. 反思「九二共識」的時代意義
「九二共識」的歷史貢獻不可忽視,但其局限性也無法回避。王金平的構想為其提供了升級與延伸的可能,從模糊的共識走向清晰的框架。
2. 強化內部團結的必要性
王金平強調,台灣內部的共識是推動兩岸和平的前提。如果台灣內部無法達成一致,任何外部的共識都無法有效落實。
3. 從務實對話到和平機制
王金平的主張超越了「九二共識」的歷史局限,試圖構建長期和平的制度框架,讓台灣在對話中保有尊嚴,同時降低對立風險。
五、總結:「九二共識」的延續與王金平「兩岸新論述」的啟示
「九二共識」是特定時代的產物,其歷史價值不容否定。然而,隨著時代變遷,其框架逐漸無法適應現代的兩岸關係。王金平提出的「兩岸治權互不隸屬,主權同而不分」的新論述,為兩岸關係的未來提供了一條更務實、更具包容性的路徑。
這一構想既是對「九二共識」的檢討與升級,也是對未來和平機制的積極探索。無論其最終成效如何,都值得兩岸雙方以及台灣內部進一步深入討論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