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故宮有一件《宋真宗 禪地玉冊》,這件藏品在台北故宮沒有像翠玉白菜、黃玉鴨、避邪獸他們那般備受矚目,但是這是一件有著非常重要歷史意義的藏品。
「封禪」是一種皇帝受命於天的典禮。這種儀式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當時齊、魯的儒士認為泰山是天下最高的山,人間地位的最高的帝王,應當到這座最高的山上去祭祀至高無上的神靈。而泰山是齊、魯分界。後來在齊、魯祭祀泰山的儀式定名為「封禪」。
從字面上講,在高山築壇舉行祭天典禮稱為「封」,在高山旁邊的小山上舉行祭地典禮稱為「禪」。受祭者除了天地等自然神明外,還會請來帝王的父祖之靈「配享」。因為中國本土宗教中,認為祖先生命源自上天,祖先永遠是生人與神明之間的媒介。
但並不是每一個皇帝都有封禪資格,只有天下一統,國泰民安的大皇帝才能夠進行封禪儀式。歷史上也只有秦始皇、漢武帝、漢光武帝、唐高宗、武則天、唐玄宗、宋真宗這幾位特別好大喜功的帝王,他們曾遠赴泰山或嵩山舉行封禪大典。早期秦皇漢武的封禪典禮,目的都是圖一己之私,求自己的長生不老,成仙得道。
而唐高宗時皇后武氏的勢力已經很龐大了,當時唐高宗舉辦的封禪大典,皇后武氏竟然當上主祭官! 她創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人主持封禪大典的紀錄。而當上女皇的武則天自己稱帝之後,她自己又封禪嵩山,等於是武則天一輩子參與過兩次封禪大典。
中國歷史上想封禪的皇帝很多,像唐太宗、宋太宗這些戰功彪炳的大皇帝,都曾經為封禪做過不少準備工作,但直到駕崩都無法如願。
宋真宗的在中國歷代皇帝中並不是文治武功顯赫的大皇帝,他想封禪其實很難名正言順,所以他就把歪腦筋動到假造天書,用人造神蹟來求封禪了。
南宋以後理學興起,他們認為封禪其實只是滿足皇帝的個人私心,不值得提倡; 而後來的元代與清代都是外族入主中國,對這種祭天活動也沒什麼興趣,所以宋真宗之後就再也沒有皇帝舉辦封禪典禮了。
西元1790年,乾隆皇帝也去遊泰山,但當時他有特别強調,此次去泰山的行程是為民祈福,絕對不是封禪典禮! 因為到乾隆那個時代,去泰山封禪不是什麼值得提倡的光彩事,愛面子的乾隆皇帝是一定要講清楚,劃清界線的。
《禪地玉冊》是用美玉模仿古代書寫用的竹簡製作的玉質簡冊。這件《禪地玉冊》每條玉簡長29.5~29.8公分,寬2公分。
這是宋真宗在大中祥符元年(1008)於泰山旁的社首山(今日稱為「嵩里山」)舉行封禪典禮所使用的玉冊。當年玉冊在泰山出土時,還有一具方形的玉匱作為容器;還有大小不一,方形、長型、梯形的各色玉嵌片共52件同時面世,玉嵌片上裝飾著龍、鳳、雲紋;可能是玉匱各角上的組件。玉嵌片材質來自於崑崙山,採自和闐的白色閃玉;玉冊共十六條長簡,上下兩端有橫向小孔洞可用金屬絲串連綑紮好。十六條長玉簡正面陰刻後再泥金共二二八字,內容是宋真宗在封禪祭地時,典禮中宣讀的祭文。
在祭地的禪禮完成後,皇帝要將玉冊疊放入玉匱中,再用塗了金泥的繩索環繞五圈,最後用金泥封住纏繩末端,用「受命寶」,也就是璽印印封之。再將封好的玉匱放入巨大方形石鑿製的石䃭內,最後再用五色土將石䃭圜封於祭祀現址。
據宋代文獻資料可知,在宋太宗太平興國年間(976-983),之前唐玄宗時代的《禪地玉冊》及玉璧就出土了,當時宋太宗就有意舉行封禪典禮並製作了玉冊,但後來因宮殿失火而作罷。
到了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宋真宗命人將唐玄宗的《禪地玉冊》埋回原處,又在原址上方築壇舉行禪禮,因為玉冊在他父親宋太宗時就已準備好了,兒子宋真宗只需在上面加刻祝禱文辭即可使用。我們現在談的《禪地玉冊》就是宋真宗寫好的這組玉冊。
因為歷史上禪地玉冊數量極為稀少,出土的更少,都收藏在博物館,所以沒有民間的拍賣。
想了解更多,請點以下連結,【48-宋真宗 禪地玉冊】。
https://www.provoice.tw/podcast/episode?id=70fcd1d8-7416-4fba-8e59-6e4c0cbaaf49
EP.7連結 一般兒少觀眾常以主觀喜好評斷節目優劣
2024-12-26 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