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頁

私約、暗盤 都更合建爭議難解?實務專家指出關鍵癥結點

好房網News記者林和謙/台北報導

 

國內屋齡30年以上的老屋數量龐大,達到約500萬戶,其中台北市又是這幾年政府大力推動都更危老政策下、都更與危老案量居全國最多的城市,極具指標意義,因此「都更重建如何做得更好」,相當重要。而民間都市更新重建多年來,多採取協議合建方式進行,無須經都市更新審議會審議,都按建商(實施者)與地主雙方協議內容,也常發生一些爭議。中泰不動產估價師聯合事務所鄭惟元估價師表示,都更合建實務上,最常見的問題點,通常都是坪數分配「未明確載入合建契約內」,另外像是房地互易稅、以及簽約時就順便辦理信託,都是未來要注意與可更加精進之處。

 

台北市都更案量最多,當然難免衍生一些糾紛,其中地主與建商協議合建部分,常見就是實施者與地主個別簽署私契約,建商與每個地主談的條件都不同,過程並不是太透明,而引起不少爭議。

 

都更合建常見的問題點,通常是坪數分配「未明確載入合建契約內」,另外像是房地互易稅、簽約順便辦信託,都是可更精進之處。示意圖/好房網News記者林和謙/攝
台北市房價高,不少人會買老宅投資、待未來都更後房價大增,鐘少佑指出,要觀察一些情形,是否會影響重建的進程。圖/好房網News記者林和謙/攝

 

都更合建涉及重建後的建築物分配、選屋、找補原則等重大事項,跨領域專業知識繁多,而地主多未具備相關專業知識與法規認知,因此常會出現合建糾紛,因此如何保障私有土地與合法建築物所有權人權益,相當重要,也是不少民意代表呼籲要重視及檢討的部分。

 

台北市都更學會理事長吳厚毅說,我們學會看到多年來民間都更合建的一些問題,因此正積極建立更透明公開的合建契約,盼在整合、重建時,能與地主更深入溝通、建立深度信賴關係。

 

鄭惟元指出,都更合建實務上最常見的問題,就是建商與地主在談分配坪數時,不同樓層的價值價差,以及地主可選配樓層的對應價值,因此,未來在合建上的選屋規則,必須要載明得更清楚,包括量與價值,除了分配的坪數,選屋規則及找補計算都要約定清楚,避免價值轉換的爭議。

 

鄭惟元說明,另外就是「房地互易稅」也是要多加注意的部分,協議合建是地主以土地來換房屋,等於是建商賣屋給地主,因此地主須繳納5%營業稅,如同權利變換也將其計入共同負擔,畢竟建商的利潤也要平衡,不願負擔房地互易稅的地主,坪數可能就需要少分一些,這部分在未來也需要明確寫進合建契約內。

 

另外信託的時間點也是重點,吳厚毅說,台北市都更學會希望未來在簽合建契約時,就順便辦理開發價金信託、附帶續建機制, 可讓開發成案率高、對建商與地主雙方都更有保障。中泰不動產估價師聯合事務所余承桓律師認為,在確實保障到地主權益、以及顧及實施者合理利潤的架構下,來進行都更合建契約的精進,是好事,都更過程將更為透明與公開,並能把爭議降到最低,如此一來,送審速度也會更快,相信政府也樂見。

 


現正直播
加入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