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頁

揭露台美20%關稅真相!台灣遭遇「疊加」關稅衝擊

(圖/AI生成) (圖/AI生成)

台灣近期與美國的貿易談判引發關注,特別是關於美方對台灣徵收「對等關稅」的政策。根據美國總統川普於2025年4月2日簽署的第14257號行政命令,台灣被列為徵收「對等關稅」的國家,初步稅率為20%。然而,行政院經濟部貿易局於8月8日澄清,台灣的對等關稅並非固定20%,而是採用「疊加關稅」的方式,即在原有最惠國待遇(MFN)關稅基礎上,再加徵20%的對等關稅。

這一政策的實施對台灣的傳產和農業造成了重大影響。以工具機產業為例,原有的MFN關稅約為4.7%,加上20%的對等關稅後,實際稅率達24.7%;而農業產品的平均關稅可能高達32%。相比之下,日本與歐盟的對等關稅為封頂制,即對等關稅不會超過15%,這使得台灣在與這些國家的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 

此外,台灣的半導體產業也受到美國232條款的影響。該條款允許美國對進口產品徵收關稅,若認為該產品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專家指出,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可能面臨更高的關稅,對產業競爭力造成壓力。

目前,行政院已提出「因應美國關稅我國出口供應鏈支持方案」,包括金融支持、拓銷市場多元化、推動產業升級等措施,以協助受影響的產業。然而,業界對政府的應對速度和透明度提出質疑,認為應該更早公開相關資訊,讓企業有足夠時間調整策略。

總體而言,台灣在與美國的貿易談判中面臨諸多挑戰,如何在保障產業利益的同時,爭取更合理的關稅政策,將是未來政策制定的重要課題。


現正直播
加入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