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網News記者呂詠柔/綜合報導
新冠疫情後,國內各行各業面臨大缺工窘境,人力不足提高成本,紛紛反映在價格上。知名作家黃大米日前在臉書粉專上發文,她提到最近請木工師傅來家裡裝修天花板,原本想討便宜的她,卻被師傅的一句話點醒,收回殺價的念頭。
黃大米敘述,最近房子的天花板要修繕,找來了木工師傅,在對方報價後,她希望能算便宜一些,沒想到師傅回應,「小姐,這個年代,有人可以來幫你做,你就要偷笑了啦!不要殺價了」,這番話立刻點醒了她,決定不殺價。
黃大米找木工裝修天花板,因師傅一句話取消殺價的念頭。圖與本新聞無關。示意圖/好房網News資料照
黃大米相當認同師傅的看法,「這次是小工程,有什麼好殺價,我立刻同意,謝天謝地,有人願意來處理小工程已經超感謝了,阿彌陀佛,謝天謝地」,畢竟在少子化的時代,「有人願意來做,就很好了」。
不少網友留言表示感同身受,「他說的是真的」、「真的,聽說最近非常的缺工」、「是的!水電工程都要等一星期」、「真的,小案子找不到師傅來處理的」、「羊毛出在羊身上,師傅賺的是體力活,少錢一定少工續,只要師傅有時間能做好就要偷笑了」、「技術不打折」、「可以先查一下行情,殺價是一個不好的習慣」。
然而正因現在缺工嚴重,不斷拉抬裝潢、裝修費用,據住保會統計,在眾多的裝修糾紛中,有7成都是價格報得很高,但施工卻做得很差,最後消費者才知道要回頭檢討業者報價不合理。
為避免裝潢糾紛,住保會顧問吳翃毅提醒消費者,裝潢報價單上的每項工項和建材用料,品牌、型號、數量、尺寸及完工時間、分段式付款都須寫得一清二楚,或是參考住宅消保會網站上的制式合約,以避免成屋美夢最終敗在裝潢糾紛。
延伸閱讀→「關稅風暴」不確定性 房地稅收恐仍低迷?看官方數據見端倪房市反轉「甜蜜凍漲價」 真實市況揭曉了!買房也看CP值?新北市這三區中古大樓比預售屋每坪便宜逾25萬元!2024年新北市預售屋平均單價逾60萬元!比中古大樓貴17萬元川普私提停火方案!傳願承認克里米亞屬俄烏克蘭陷兩難
好房網News記者呂詠柔/綜合報導
新冠疫情後,國內各行各業面臨大缺工窘境,人力不足提高成本,紛紛反映在價格上。知名作家黃大米日前在臉書粉專上發文,她提到最近請木工師傅來家裡裝修天花板,原本想討便宜的她,卻被師傅的一句話點醒,收回殺價的念頭。
【請點我,AI告訴你更多和這新聞有關的資訊】
文章中提到了當前台灣缺工的問題,特別是在建築和裝修領域。以下是一些相關的延伸知識:
台灣少子化與勞動力短缺的關聯:台灣近年來面臨嚴重的少子化問題,根據內政部統計,台灣總生育率已降至全球最低水準之一,2023年約為0.9,遠低於人口替代水準2.1。這導致勞動力供應不足,特別是在需要專業技術和體力的行業,如建築業、製造業等。
技術工人短缺的影響:木工、水電工等技術性工種近年來面臨嚴重短缺。根據勞動部的數據,這類藍領技術工作的平均年齡持續上升,年輕人投入意願下降。技術工人短缺導致服務等待時間延長,工資上漲,進而推高消費者成本。
裝修市場的價格變化:根據內政部營建署資料,近年來台灣裝修成本年均上漲約5-10%,其中人工成本的上漲是主要因素之一。裝修工程從報價到完工的等待時間也從疫情前的平均1-2個月延長至2-3個月甚至更長。
裝修糾紛的常見類型:住宅消費者保護協會(住保會)的統計顯示,裝修糾紛主要集中在:價格與實際施工品質不符(約70%)、工期延誤(約50%)、合約內容不明確(約40%)、建材與約定不符(約30%)等方面。這些數據反映了裝修市場的混亂狀態。
如何避免裝修糾紛:除了文章中提到的詳細合約外,消費者還可以:1)多比較3-5家廠商的報價;2)查詢業者評價和過往作品;3)分階段驗收並付款;4)保留完整的通訊紀錄;5)聘請第三方監工或顧問協助監督工程品質。
勞動力結構轉變:隨著台灣產業結構轉型,年輕人更傾向於選擇白領工作或科技產業,傳統技術工種後繼無人的問題日益嚴重。這也反映在技術工人年齡結構上,根據勞動部資料,許多技術工種的從業人員平均年齡已超過50歲。
黃大米敘述,最近房子的天花板要修繕,找來了木工師傅,在對方報價後,她希望能算便宜一些,沒想到師傅回應,「小姐,這個年代,有人可以來幫你做,你就要偷笑了啦!不要殺價了」,這番話立刻點醒了她,決定不殺價。
黃大米找木工裝修天花板,因師傅一句話取消殺價的念頭。圖與本新聞無關。示意圖/好房網News資料照
黃大米相當認同師傅的看法,「這次是小工程,有什麼好殺價,我立刻同意,謝天謝地,有人願意來處理小工程已經超感謝了,阿彌陀佛,謝天謝地」,畢竟在少子化的時代,「有人願意來做,就很好了」。
不少網友留言表示感同身受,「他說的是真的」、「真的,聽說最近非常的缺工」、「是的!水電工程都要等一星期」、「真的,小案子找不到師傅來處理的」、「羊毛出在羊身上,師傅賺的是體力活,少錢一定少工續,只要師傅有時間能做好就要偷笑了」、「技術不打折」、「可以先查一下行情,殺價是一個不好的習慣」。
然而正因現在缺工嚴重,不斷拉抬裝潢、裝修費用,據住保會統計,在眾多的裝修糾紛中,有7成都是價格報得很高,但施工卻做得很差,最後消費者才知道要回頭檢討業者報價不合理。
為避免裝潢糾紛,住保會顧問吳翃毅提醒消費者,裝潢報價單上的每項工項和建材用料,品牌、型號、數量、尺寸及完工時間、分段式付款都須寫得一清二楚,或是參考住宅消保會網站上的制式合約,以避免成屋美夢最終敗在裝潢糾紛。
延伸閱讀→
「關稅風暴」不確定性 房地稅收恐仍低迷?看官方數據見端倪
房市反轉「甜蜜凍漲價」 真實市況揭曉了!
買房也看CP值?新北市這三區中古大樓比預售屋每坪便宜逾25萬元! 2024年新北市預售屋平均單價逾60萬元!比中古大樓貴17萬元
川普私提停火方案!傳願承認克里米亞屬俄 烏克蘭陷兩難
【請點我,AI告訴你更多和這新聞有關的資訊】
現正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