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頁

我被詐騙了》假愛情交友詐騙手法與自保指南

2025-04-28 09:52  撰稿 / 璽硯

(圖/AI生成)(圖/AI生成)

隨著科技進步,網路交友逐漸取代傳統社交模式。如今,只需一支手機,就能透過臉書、Instagram、各類交友軟體結識陌生人。許多人在虛擬世界中敞開心扉,與從未謀面的人聊心事、分享生活,甚至在日復一日的噓寒問暖中,誤以為自己遇到了真愛。然而,在看似溫暖的背後,詐騙陷阱也悄悄佈局。

詐騙集團的常見手法

詐騙集團早已看準人們在虛擬交友上的需求與脆弱,利用假帳號伺機尋找獵物,常見的詐騙套路包括:

【請點我,AI告訴你更多和這新聞有關的資訊】

一、冒用帥哥美女照片
精心發布生活照,塑造事業有成、生活精彩的形象,吸引他人關注。

二、編造感情空白故事
自稱因事業繁忙、失婚、失戀,正在尋找真心伴侶,勾起同情與好奇。

三、甜言蜜語攻勢
頻繁噓寒問暖,稱呼對方為「夢中情人」、「心肝寶貝」,加速感情升溫。

四、迅速轉往私密通訊
在臉書、IG認識不久便要求加Line、微信等,方便密切聯絡。

五、短時間內表白愛意
聲稱多年尋覓,終於遇到理想伴侶,短時間內就提出論及婚嫁、共度一生的承諾。

六、炫耀財富與生活品質
張貼名車、豪宅、大餐等照片,營造高富帥、白富美的人設,迷惑對方。

七、訴說悲慘遭遇
編造自身或家人遭逢變故,財務困難、急需用錢的故事,博取同情與援助。

八、要求交換私密照片
以愛意濃厚為由,要求互傳親密影像,並暗中保存,作為日後威脅勒索之用。

九、利用AI深偽技術
運用Deep Fake技術進行視訊通話,或以AI模擬語音,加強受害人信任與情感依附。

十、拒絕見面,不斷拖延
一旦提出想見面,先假裝答應,趁約定時間前再痛宰一筆,鼓吹加大投資金額,到約會時間當天再以各種理由推託。許多受害人被騙走數百萬甚至數千萬,卻連騙子真面目都未曾見過。

這一切手法,目的無他,只是透過日常的噓寒問暖,讓被害人逐漸投入感情,將對方視為生活中的重要依靠。特別是在人際孤立或情緒壓力大時,更容易卸下心防,走入詐騙集團精心設計的圈套。

假交友詐騙的三大金錢詐取模式

一、假投資陷阱
當被害人陷入愛情幻想後,騙徒會推薦所謂「低成本、高報酬」的投資機會。初期透過小額獲利建立信任,之後誘使投入大筆資金。最終,不是賠多賺少,就是在申請出金時遭遇各種推託,血本無歸。為挽回損失,有些被害人甚至被慫恿貸款,最終人財兩空。

二、異國戀愛詐騙
騙徒冒充外國專業人士,如聯合國維和部隊成員、世界衛生組織醫師、石油工程師等,訴說自己在海外工作或戰區服役。之後編造故事,要求受害人匯款支付機票、醫療費、繼承稅,或是幫助領取被扣押的禮物包裹。每一次轉帳,都是一步步走向財務陷阱。

三、誘導成為洗錢共犯
若被害人透露經濟拮据,詐騙集團會假借提供兼職、代購機會,要求受害人提供銀行帳戶。之後款項匯入,指示受害人將款項提領後購買遊戲點數或轉帳至其他帳戶。此舉不僅成為洗錢工具,更可能觸犯詐欺、洗錢等刑事罪責。

如何預防假愛情交友詐騙

一、保持警覺,慎加好友
虛擬世界真假難辨,深偽技術甚至能偽裝真人視訊,絕不可輕信陌生人。

二、保護個資,不隨意透露
切勿在網路上洩露個人資訊,如住址、財務狀況、家庭背景,避免成為詐騙目標。

三、堅守原則,絕不匯款
對任何未曾謀面的網友提出的金錢需求,一律拒絕。若有疑慮,立即撥打165反詐騙專線查證。

四、牢記:未見面即談錢,必是詐騙
凡是在尚未親自見面,僅憑網路認識即要求轉帳、匯款者,無論理由多麼動人感人,皆可確定是詐騙行為。

虛擬世界中的情感,更需以智慧觀照,不為假象所迷。不執著於表象,不貪戀於虛妄,才能在紅塵交錯中守護清明,遠離欺詐。
以正念照見真實,以慧眼辨別虛妄,這不僅是防詐的智慧,更是修行中重要的一課。

【請點我,AI告訴你更多和這新聞有關的資訊】


現正直播
←回上一頁

也許您會感興趣


社會焦點

持有2845部未成年性影像!黃子佼未出席調解 委律師和5被害人成立協議

藝人黃子佼因持有高達2259個未成年人性影像,一審遭

2025-04-28 13:55

社會焦點

我被詐騙了》當心「ATM解除分期付款設定」詐騙手法

隨著網購越來越普及,詐騙集團也不斷推陳出新,設計出各種與

2025-04-25 11:10

社會焦點

青少年說:我們不想再被毒駕撞傷! 國教盟青年部呼籲正視電子菸毒害、修法禁絕駕駛毒駕開車!

康橋國際學校新店校區舉辦「單車成年禮」,原應是學生邁向獨立與

2025-04-24 17:37

社會焦點

我被詐騙了》愛情包裝下的詐騙陷阱

王老師,一位40歲的單身女性,在都市中獨自生活多年。儘管

2025-04-23 19:17

社會焦點

我被詐騙了》王阿姨的惡夢:一通電話讓她痛失500萬

桃園的王阿姨,60歲,曾任國中教師,丈夫早逝,退休後與擔

2025-04-23 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