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氣候變遷因應法」規定,國內醫學中心必須於今年底前完成碳盤查,並從2025年起對外公開結果,標誌醫療體系邁向淨零排放的重要里程碑。衛福部醫事司長劉越萍於4月18日表示,未來將依據各醫院碳盤查結果與能源管理導入程度提供分級輔導,醫院需於每年4月底前繳交前一年度碳排資料,協助整體醫療體系逐步減碳。
台北醫學大學日前舉辦「綠色醫療論壇」,分享北醫體系永續行動成果,並邀請公部門與北醫附醫、萬芳醫院、雙和醫院共同參與,推動綠色醫療實踐。劉越萍指出,依法要求具明確排放源的事業單位完成碳排登錄,違者將面臨10萬至100萬元罰鍰,醫學中心亦在規範範圍內。2024年已協助20家醫院完成碳盤查與能源盤點,並提出照明、空調、再生能源等改善建議,預估可節能5至10%。
環境部次長葉俊宏表示,國內醫療體系碳排約占全國總量的4.6%,略高於全球平均的4.4%。目前綠色醫療推動聚焦三大方向:擴大碳盤查並提供減碳建議、針對大型醫院實施深度節能診斷,以及推動資源循環、廢水處理與綠色採購等環保措施。
北醫附醫麻醉科主任張淳昭分享實務經驗,指出手術室能源需求約為院內其他區域的3倍,手術相關碳排占全院約25%。該院麻醉科自2022年起優化麻醉藥劑與使用流程,使2024年碳排放從前一年的80萬公斤二氧化碳降至75.3萬公斤。院方也進行空調節能試驗,將溫度由19°C調升至22°C,每年可節電1.1萬度、減碳69公噸。張淳昭強調,在確保病人安全與醫療品質的前提下,醫療永續發展仍有實踐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