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縣在紅火蟻入侵15年來,透過積極防治策略成功控制擴散範圍,防治面積維持在200公頃左右,獲農業部認證為全國防治模範。
根據農業部去年統計,全台12縣市共有7萬多公頃土地被列為紅火蟻防治區,宜蘭縣以215公頃的防治面積排名全國第四少,遠低於情況最嚴重的桃園市4萬多公頃。宜蘭的紅火蟻主要集中在員山鄉和三星鄉的農地與荒地。
宜蘭縣於2009年首次發現紅火蟻入侵,縣府立即展開全縣監測及用藥,並與國家紅火蟻防治中心合作啟動撲滅計畫。經過持續努力,宜蘭曾於2016年成功解除列管。雖然2020年在宜蘭科學園區的波斯菊花田再度發現紅火蟻蹤跡,推測是隨著回填土方和花卉植栽重返,但在動植物防疫所加強防治下,成功控制了擴散。
宜蘭動防所表示,他們採取「加強灑藥密度」策略,將原本農業部規定的每年4次灑藥頻率提高為每月灑藥及監測,有效降低紅火蟻的生存率。目前縣內共有16處縣管土地被列管,去年已解除4處、2處申請解除,另有10處仍在防治中;中央管轄的7處列管土地中,3處已申請解除。
動防所指出,宜蘭的紅火蟻入侵屬於零星、跳動式的據點入侵,雖有機會根除,但因植栽買賣頻繁,蟲卵常隨土方、樹木及花卉進入縣內。為此,防疫單位除了主動向業者宣導外,也進行苗圃抽檢,加強防範紅火蟻隨工程綠美化使用的植栽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