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美國川普政府掀起的關稅戰影響,台股行情持續低迷,作為重量級權值股的台積電(2330)近期也面臨800元大關的保衛戰。9日早盤,台積電股價一度探低至806元,同時市場傳出國外媒體報導,指稱台積電疑似違反出口管制規定,恐遭美方開罰10億美元,創下罰款新高。不過,產業界與法人普遍對這項天價罰款存有質疑,認為台積電一向遵守相關規範,情況與先前GlobalFoundries被美國商務部處罰的案例並不相同。
回顧近期晶圓代工遭美國商務部BIS處罰的案例,GlobalFoundries因未獲許可,向列名實體清單的中國SJSemiconductor(SJS)供貨,總計74批晶圓,市值約1,700萬美元。這家公司被視為中芯國際的關聯企業。
根據當時的新聞資料,這筆違規出貨涉及GlobalFoundries未事先取得美國商務部必要的許可證或相關授權,便向SJS供應價值約1,710萬美元的半導體晶圓。不過,GlobalFoundries選擇主動向美方揭露違規情形,並積極配合OEE調查,採取一系列補救措施後,成功降低了罰款金額。
針對台積電面臨罰款的傳言,業界與法人進一步解析,指出疑點有兩。首先,即便外界質疑華為是否透過「白手套」方式委託台積代工,考量到台積電一向依循出口規範,所有出貨流程皆依法取得BIS核發的許可或其他授權,且未曾將產品出口至實體清單中的企業,因此流程本身並無爭議,與GlobalFoundries的情形本質上不同。
其次,法人指出,根據台積電去年第三季財報,該季度總營收約為235億美元,其中來自中國大陸客戶的營收大約占比十分之一。即便假設爭議客戶占比被推算為兩倍,單季出貨額頂多落在2億到5億美元之間,對照目前流傳的罰款金額,顯然仍存在諸多不合理之處,亟待進一步釐清。
此外,產業人士普遍看好,台積電的法務團隊過去與美方始終保持良好互動,預估相關出口管制爭議事件,最終有望獲得妥善處理,逐步化解,將風險降至最低。
受到美國川普政府掀起的關稅戰影響,台股行情持續低迷,作為重量級權值股的台積電(2330)近期也面臨800元大關的保衛戰。9日早盤,台積電股價一度探低至806元,同時市場傳出國外媒體報導,指稱台積電疑似違反出口管制規定,恐遭美方開罰10億美元,創下罰款新高。不過,產業界與法人普遍對這項天價罰款存有質疑,認為台積電一向遵守相關規範,情況與先前GlobalFoundries被美國商務部處罰的案例並不相同。
回顧近期晶圓代工遭美國商務部BIS處罰的案例,GlobalFoundries因未獲許可,向列名實體清單的中國SJ Semiconductor(SJS)供貨,總計74批晶圓,市值約1,700萬美元。這家公司被視為中芯國際的關聯企業。
根據當時的新聞資料,這筆違規出貨涉及GlobalFoundries未事先取得美國商務部必要的許可證或相關授權,便向SJS供應價值約1,710萬美元的半導體晶圓。不過,GlobalFoundries選擇主動向美方揭露違規情形,並積極配合OEE調查,採取一系列補救措施後,成功降低了罰款金額。
【請點我,AI告訴你更多和這新聞有關的資訊】
關於美國出口管制與半導體產業的延伸知識:
美國實體清單(Entity List)是由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維護的名單,將被認為從事危害美國國家安全或外交政策利益活動的外國企業列入其中。被列入實體清單的企業無法直接獲得美國技術,美國企業或使用美國技術的企業向這些實體出口產品時需申請特別許可。
BIS(Bureau of Industry and Security)是美國商務部下屬機構,負責管理涉及國家安全、外交政策和經濟利益的出口管制。它制定出口管制政策並監督實施,有權對違反規定的企業處以罰款。
在半導體產業中,晶圓代工廠必須嚴格遵守美國出口管制規定,尤其是使用美國技術的企業。這些規定在2019年美中貿易摩擦加劇後變得更為嚴格,特別是針對華為等中國科技公司的限制。
「白手套」交易是指透過第三方中介規避出口管制的行為,這通常是指透過表面上不在管制名單上的公司進行實質上與受限企業的交易。此類行為若被證實,可能會導致嚴重的處罰。
在處罰機制方面,企業主動揭露違規行為並配合調查通常可以獲得較輕的處罰。GlobalFoundries案例顯示,企業採取的補救措施能有效降低最終罰款金額。
台積電作為全球最大的晶圓代工廠,一直是中美科技競爭中的關鍵角色。由於其領先的製程技術,台積電的合規操作受到特別嚴格的監督。
針對台積電面臨罰款的傳言,業界與法人進一步解析,指出疑點有兩。首先,即便外界質疑華為是否透過「白手套」方式委託台積代工,考量到台積電一向依循出口規範,所有出貨流程皆依法取得BIS核發的許可或其他授權,且未曾將產品出口至實體清單中的企業,因此流程本身並無爭議,與GlobalFoundries的情形本質上不同。
其次,法人指出,根據台積電去年第三季財報,該季度總營收約為235億美元,其中來自中國大陸客戶的營收大約占比十分之一。即便假設爭議客戶占比被推算為兩倍,單季出貨額頂多落在2億到5億美元之間,對照目前流傳的罰款金額,顯然仍存在諸多不合理之處,亟待進一步釐清。
此外,產業人士普遍看好,台積電的法務團隊過去與美方始終保持良好互動,預估相關出口管制爭議事件,最終有望獲得妥善處理,逐步化解,將風險降至最低。
【請點我,AI告訴你更多和這新聞有關的資訊】
現正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