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長陳其邁4月1日在市政會議聽取財政局「健全財政開源節流」報告,市長感謝各局處同仁持續推動各項公共建設及社會褔利同時,仍能落實健全財政,再次達成0舉借,並勉勵市府團隊持續推動財政永續,朝連續5年0舉借目標邁進。
財政局陳勇勝局長表示,初估113年度歲出入決算再次達成0舉借,自110年以來,已連續4年達成0舉借,總計陳其邁市長自109年8月上任至去年底,減債達201億元,陳市長帶領團隊透過開源節流來健全財政,財政努力上有多項成果:
一、促參績效全國第一
113年成功招商共17案突破千億,達1,021億元,超越111年708億元,再創歷史新高,其中10案民間投資493億元已於113年完成簽約,經財政部認列績效全國第一,較109年上任前4.76億元,成長逾百倍;另7案預估民間投資金額528億元將陸續完成簽約,合計達1021億元。
二、營利事業銷售額首破6兆創新高
市府積極促參招商及發展演唱會經濟帶動觀光人潮,刺激消費成長,去年營利事業銷售額達6.05兆元,創歷史新高,較109年4.52兆增加1.5兆,成長率34%,連續4年突破5.5兆。
三、在地徵起營業稅及所得稅成長,使本市獲配普通統籌款增加
自市長上任後,積極促參招商,帶動營利事業銷售額成長,使在地徵起營業稅及所得稅隨之成長,如去年高雄營利事業所得稅較109年成長134%、綜合所得稅成長66%、營業稅成長率56%,透過統籌分配機制,增加本市獲配財源,充裕市政建設所需資金。
四、自有財源連續4年突破千億,再創新高
市長上任後,積極推動開源,透過促參及招商引資,帶動城市經濟繁榮,挹注市庫收入成長,使本市自有財源由100年699億元,於110年決算首度突破千億(1,027億),去年更達到1,184億元,創歷史新高。
五、善用綠債及公債特性,累計節省利息約20億元
市長上任後,把握國內外低利環境,利用較低利率公(綠)債,取代較高利率銀行借款,不增加債務下,節省利息。截至年底總計運用公(綠)債940億元,節省利息約20億元。
陳局長強調,市府團隊在市長帶領下持續努力開源節流,積極推動促參開發及招商引資,帶動城市經濟發展,有信心達成連續5年「0舉借」目標。
市長陳其邁4月1日在市政會議聽取財政局「健全財政開源節流」報告,市長感謝各局處同仁持續推動各項公共建設及社會褔利同時,仍能落實健全財政,再次達成0舉借,並勉勵市府團隊持續推動財政永續,朝連續5年0舉借目標邁進。
財政局陳勇勝局長表示,初估113年度歲出入決算再次達成0舉借,自110年以來,已連續4年達成0舉借,總計陳其邁市長自109年8月上任至去年底,減債達201億元,陳市長帶領團隊透過開源節流來健全財政,財政努力上有多項成果:
一、促參績效全國第一
【請點我,AI告訴你更多和這新聞有關的資訊】
關於陳其邁市長任內高雄市的財政成果,以下是一些相關延伸知識:
1. 促參制度背景: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簡稱促參法)於2000年2月9日公布施行,目的是引進民間資金與管理效率,減輕政府財政負擔。根據財政部統計,全國促參簽約案件自2002年至2022年累計達1,873件,民間投資金額逾新台幣1兆8,865億元。高雄市近年在促參表現突出,為台灣六都中進步最快的城市之一。
2. 普通統籌分配稅款機制:普通統籌分配稅款是中央政府依據財政收支劃分法規定,將國稅的一定比例分配給地方政府的制度。分配標準包含人口數、土地面積、財政能力、特殊需求等指標。地方政府的在地徵起稅收如營業稅、所得稅等增加,會透過統籌分配機制獲得更多回饋,形成良性循環。
3. 綠色債券發展:綠色債券是專門為支持環境永續發展計畫籌措資金的債券。台灣自2017年開始推動綠色債券市場,至2023年發行規模已超過3,500億元。高雄市是台灣地方政府中較早發行綠色債券的城市,藉此籌措綠色建設資金並降低借款成本。
4. 舉債零成長策略意義:地方政府實現「零舉債」具有多重意義,除了減輕利息負擔外,也提升財政體質與信用評等,有助於未來重大建設融資條件的改善。根據主計處資料,截至2023年底,台灣地方政府債務餘額約8,300億元,其中六都債務佔比超過70%。高雄市能連續四年零舉債且減債201億元,在六都中表現相當突出。
5. 演唱會經濟效應:近年「演唱會經濟」成為城市經濟新亮點。依據觀光局研究,大型演唱會每場可帶動約5-10億元消費,不僅有門票收入,還包含住宿、餐飲、交通及周邊商品等消費。高雄近年積極引進國內外大型演唱會,如世界巡迴演唱會等,有效帶動觀光人潮與消費成長。
6. 地方自有財源結構:地方政府自有財源主要包括地方稅、規費、財產收入等。在地方財政自主能力衡量指標中,自有財源比率是重要指標之一。高雄市自有財源從2011年的699億元成長至2023年的1,184億元,顯示財政自主性明顯提升。
113年成功招商共17案突破千億,達1,021億元,超越111年708億元,再創歷史新高,其中10案民間投資493億元已於113年完成簽約,經財政部認列績效全國第一,較109年上任前4.76億元,成長逾百倍;另7案預估民間投資金額528億元將陸續完成簽約,合計達1021億元。
二、營利事業銷售額首破6兆創新高
市府積極促參招商及發展演唱會經濟帶動觀光人潮,刺激消費成長,去年營利事業銷售額達6.05兆元,創歷史新高,較109年4.52兆增加1.5兆,成長率34%,連續4年突破5.5兆。
三、在地徵起營業稅及所得稅成長,使本市獲配普通統籌款增加
自市長上任後,積極促參招商,帶動營利事業銷售額成長,使在地徵起營業稅及所得稅隨之成長,如去年高雄營利事業所得稅較109年成長134%、綜合所得稅成長66%、營業稅成長率56%,透過統籌分配機制,增加本市獲配財源,充裕市政建設所需資金。
四、自有財源連續4年突破千億,再創新高
市長上任後,積極推動開源,透過促參及招商引資,帶動城市經濟繁榮,挹注市庫收入成長,使本市自有財源由100年699億元,於110年決算首度突破千億(1,027億),去年更達到1,184億元,創歷史新高。
五、善用綠債及公債特性,累計節省利息約20億元
市長上任後,把握國內外低利環境,利用較低利率公(綠)債,取代較高利率銀行借款,不增加債務下,節省利息。截至年底總計運用公(綠)債940億元,節省利息約20億元。
陳局長強調,市府團隊在市長帶領下持續努力開源節流,積極推動促參開發及招商引資,帶動城市經濟發展,有信心達成連續5年「0舉借」目標。
【請點我,AI告訴你更多和這新聞有關的資訊】
現正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