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聽連結: https://is.gd/Tdstg2
「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長在深閨大院的杜麗娘,自幼受到傳統禮教約束,無法擺脫封建體制的束縛,抑鬱而終,靈魂脫竅而出,遇到人生摯愛柳夢梅,真切的感情超越生死,杜麗娘起死回生,超脫被壓抑的人生。這是湯顯祖的作品《牡丹亭》又名《還魂記》,特別強調愛情的真諦。
湯顯祖是明傳奇的集大成者,也是享譽世界的戲曲大師,和英國的莎士比亞齊名,也恰巧生活在同一個時代。《牡丹亭》賺人熱淚,感動無數觀眾。曾有演員,在舞台上用真感情詮釋杜麗娘,把自己融入角色,唱到傷心處,淚流不止,氣絕身亡,在場者無不唏噓,湯顯祖寫戲的功力,入木三分。
湯顯祖是江西臨川人,自幼博覽群書,才華洋溢,在鄉里間頗有才名,二十一歲中舉,滿懷信心的進京趕考,卻碰上首輔張居正的兒子,想要金榜題名,所以想安排幾位名士來陪榜,湯顯祖不願接受攏絡,得罪了當權派,在考場連續受挫。直到張居正去世,湯顯祖才考中進士。接著,仍舊秉持耿介的個性,不肯逢迎巴結,以至於無法官居要職,當個掌管禮樂祭祀的小官,一待就是六年多,有志難伸。
湯顯祖身處於國家日益腐敗的明神宗萬曆年間,獨善其身,正直敢言,四十歲才當到六品官。萬曆十九年,他向皇帝上奏,批判的矛頭,直接指向中樞權力核心,嚴詞彈劾當朝首輔,甚至抨擊皇帝的施政,神宗皇帝勃然大怒,湯顯祖被貶到遙遠的廣東徐聞縣,窮山惡水,蒙受苦難。沒想到湯顯祖在當地做得有聲有色,推行文教,端正風氣,教化人民要知書達禮,至今當地還留有湯顯祖所建的「貴生書院」,成為珍貴的文化遺產。
之後,湯顯祖到浙江遂昌縣去當知縣,他為官清廉,體恤民情,廢除虐民酷刑,親自指導農桑,讓這塊貧瘠之地大為改觀,從百廢待舉變成興旺繁盛。湯顯祖政績卓越,過年期間一聲令下,釋放囚犯回家團圓,種種善政廣受百姓愛戴;可是,毫無顧忌的作風,惹禍上身,朝中有人又上奏彈劾。湯顯祖早就厭倦了仕宦生涯,他四十九歲辭去官職,再也不曾踏入官場。
湯顯祖回家,專心創作,他的書房雅號「玉茗堂」,和知交好友在這兒談天論地、說文編曲,雖然物質匱乏,卻能淡泊守貧,暢快無比。先後完成了《牡丹亭》、《南柯記》、《邯鄲記》,再加上之前所寫的《紫釵記》,臨川先生的劇本,主題都與夢有關,世稱『臨川四夢』,也叫『玉茗堂四夢』。
看似離經叛道的湯顯祖被稱為「狂奴」,其實他主張人與人平等相待,鼓吹個性的自由發展,他的作品雖然強調愛情,也揉合儒釋道精神,用詞典雅清麗,文采斐然,《牡丹亭》特別彰顯他的「至情論」,世間之事,非理所能解釋,但一定都伴隨着情感的旋律,因為「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湯顯祖希望藉由情感的光輝,把世界轉變成美好的人間。
湯顯祖為官期間,甚至嘗試以情施政,實踐他思想上的理想國,可惜身處於無情世界,絕情無義的朝廷,最終使湯顯祖的美夢破碎。於是,湯顯祖轉而藉由梨園小天地,展現人生大舞台的瑰麗場景,完成他的至情目標,也成為一代宗師。
很多人追隨臨川先生的風格,乃有「臨川派」之稱,特別值得一提,他的劇本,是被改編成崑山腔演出,湯顯祖本人並非崑曲作家。他同時也是一位傑出的詩人,對清朝的蒲松齡、曹雪芹都有深刻的啟發。湯顯祖提出「意、趣、神、色」四個字,做為品味、評論劇本創作的四個切入點,從「創作主旨、藝術風格、人物情感,以及寫作文采」來進行劇本的藝術批評,到今天都還發揮著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