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頁

開封有個包青天

2023-09-01 13:44  作者 / 曹若梅

圖/ 由 《包青天》截圖, Fair use, 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curid=1248593圖/ 由 《包青天》截圖, Fair use, 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curid=1248593
收聽連結:https://is.gd/YzJ2qB 
 
「開封有個包青天,鐵面無私辨忠奸」,電視連續劇「包青天」的歌詞,點出宋仁宗時期名臣包拯的形象。在位長達41年的宋仁宗施政寬厚,是歷史上第一位獲得仁宗廟號的皇帝,他和包拯之間的故事「貍貓換太子」,情節膾炙人口,並非歷史真相;但是包拯公正嚴明,剛直不阿的形象深植人心,不僅成為清官的典型代表,而且被尊為司法之神。 
 
北宋年間擔任過開封府尹的官員共有183位,如寇準、范仲淹、歐陽修等人都頗有治績;而包拯在開封的任期只有一年多,卻成為家喻戶曉的傳奇人物,除了廉潔公正,除暴安良的人格特質,後世的小說、戲劇,更神化了包拯的地位。河南開封城裡的「包公祠」和「開封府」遙相對望,是所有紀念包拯建築中最具規模的,符合「東府西祠」的應對;有趣的是,「包公祠」的包拯雕像膚色並不黑,根據包拯門生的記錄,包拯的外貌是「面白皙、有豐儀」,就是白白胖胖很慈祥的模樣。到了500多年後的明神宗萬曆年間,小說「百家公案全傳」出版,才把包公形塑成黑臉的造型,刻意彰顯他耿直忠貞的威儀。 
 
包拯自幼苦學,考中進士後為了侍奉父母,不肯離鄉就職,直到雙親病逝,包拯守喪期滿,才出任天長縣知縣,這時他年近40,首次偵辦「牛舌案」,就能明察秋毫,以毋枉毋縱聞名鄉里。之後包拯不僅在朝中任職,也出使遼國,提出加強邊防,抵禦契丹的奏議。 
 
包拯在官場上最輝煌的時期身兼三職:龍圖閣直學士、尚書省右司郎中和權知開封府事,他多次斥責權貴和得寵的大臣,不惜犯顏直諫,懇求天子採納忠言,知人善任。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外戚張堯佐,藉由姪女張貴妃的恩寵,竟然被任命為節度使,而且還身兼數職,包拯不只是當朝議論,還拉著聖上叨唸不休,唾沫都噴及仁宗皇帝,最終張堯佐升官一案被撤銷。 
 
包拯不附權勢,嫉惡如仇另有一例,就是七次上書彈劾江西轉運使王逵,但是因為王逵依恃當朝宰相包庇,宋仁宗也對他多次貶而復用,於是包拯直言不諱,批評皇帝用人不當,逼著皇帝將其革職查辦。因此民間俗諺說道:「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意思是包拯如同陰間閻羅王,執法如山,英明決斷,根本就關說不得。包拯當諫官五年多,彈劾了61人,得到「包彈」的外號。 
 
包拯更為人稱道的,是他愛民如子,表示「廉者,民之表也;貪者,民之賊也。」包拯任職端州知府,當地名產端硯是群硯之首,慣例是每年要以十方端硯呈貢朝廷,地方官常會趁機多備,作為私人贈禮,致使當地硯工工作量暴增,敢怒不敢言。包拯到任後革除積弊,廢黜陋規,大家對他感激涕零,包拯離職時,百姓們依依不捨,在他不知情的狀況下,部屬收受了民眾恭呈的一方端硯,船駛離端州後才發現,於是他將硯臺拋入江中,「不持一硯歸」的美名傳遍朝野。 
包拯治理開封府時,突遇數日暴雨,河道阻塞,大水直撲而來,經過包拯實地勘察,發覺這不只是天災而是加上了人禍,因為一些朝中權貴任意攔截河道,修建私人宅邸,包拯當機立斷,下令拆除這些障礙,正所謂「貴戚宦官為之歛手,聞者皆憚之。」違法亂紀的人少了,受惠的百姓自然就多了。 
 
目前河南省開封博物館內的「開封府題名記碑」,是北宋末年的石刻作品,記錄了歷任開封府尹的姓名,其中獨缺包拯,讓後人不明所以?這是因為民眾感念包拯,凡經過石碑必用手摩擦包公姓名,日積月累包拯的名字就被磨掉了,正所謂是「名不在碑,有口皆碑」,即使《鍘美案》、《烏盆記》等都屬杜撰,但是包拯振綱紀、重清廉的形象,成為萬古表率,後世將他奉為神明,稱其是魁星轉世,尊稱「包青天」,也體現出人們對於政治清明的渴望。 

現正直播
←回上一頁

也許您會感興趣


好好聽Podcast

拍賣官開講囉/中國清康熙瓷器珍品「十二月花神杯」再度亮相 全球收藏家熱烈競投!

《清康熙 五彩十二月花神杯》上集談到六月,本集從七月開始

2025-03-28 17:17

好好聽Podcast

健康生活『油』其重要—支持國產植物油,守護環境與健康

    食用油的選擇除了關係著飲食健康,其實也與環境永續

2025-03-19 11:34

好好聽Podcast

拍賣官開講囉/極致工藝與文化交融!康熙皇帝珍愛的「十二月花神杯」絕美故事大公開

清康熙年間有組最浪漫柔美的名品《康熙五彩 十二月花神杯》

2025-03-18 14:21

好好聽Podcast

2025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 全民參與 運動無界

    2025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WMG)將於5月17

2025-03-16 21:18

好好聽Podcast

【洪蘭老師這樣說】情緒管理與美好循環 善意的舉動能讓世界更美好

近日,洪蘭老師在節目中分享自己因生病在家休養十天的經歷,意外

2025-03-14 1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