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Donald Trump)再次當選總統,將對美中台三方及全球格局帶來顯著影響。對台灣而言,未來的挑戰不僅關乎經濟利益,還涉及地緣政治平衡,與守護高科技產業的核心根基。在這種不確定性下,台灣面臨三大關鍵挑戰,必須以冷靜和長遠的視角應對。
首先,川普政府以「交易」為施政核心,其要求盟友支付「保護費」的邏輯已成現實行動。台灣可能被要求進一步增加軍購支出,被視為支付受美國軍事保護的成本。
但「保護費」不能超出合理範圍。過高的支出不僅會對台灣財政造成壓力,也可能削弱其他國內關鍵投資,影響經濟平衡與長期發展。軍購是國防合作的一部分,但台灣必須確保這些支出以實際需求為導向,而非盲目迎合美方要求。這是避免陷入過度依賴的重要措施。
確保「保護費」模式不變成不合理的「高利貸」,至關重要。如果殺雞取卵掏空台灣財政,將會阻礙經濟發展,最終可能導致台美雙輸的局面。
其次,美中競爭加劇,使台灣的地緣政治地位更加敏感。川普可能將台灣推向中美對抗的最前線,加劇台海局勢的不穩定性。台灣需要避免因過度選邊站而陷入被動風險,應採取平衡的對外關係策略,維持與美中雙方的互動空間,確保自身靈活性。
內部國防能力的強化,是維持自主發展的重要基礎。同時,參與國際經濟合作有助於降低地緣政治壓力,拓展台灣的國際合作機會。讓國際社會在經濟現實利益和高科技產業鏈上更依賴台灣,是確保自身地位的核心。台灣需要成為不可或缺的國際角色,而非對抗中的工具。
最後,台積電作為全球半導體產業的領導者,正成為美中科技競爭的焦點。其未來走向,將深刻影響台灣的科技自主性與經濟核心根基。川普政府可能要求台積電擴大對美國的投資,甚至試圖將其核心技術和產能轉移到美國,這將對台灣的全球競爭力構成威脅。
台積電如果過度外移,不僅可能破壞本地供應鏈的完整性,也可能削弱台灣在全球產業鏈中的主導地位,影響產業長期發展。台灣應與美方積極協商科技合作框架,確保合作以雙贏為基礎,而非單方面的資產與技術輸出,這是維持科技實力的關鍵。
加速推動本地產業鏈升級與供應鏈韌性,是應對挑戰的重要步驟。技術核心必須留在台灣,這是保障全球半導體市場競爭力的根本。
川普政府下的「保護費」、「地緣政治」與「台積電未來」三大挑戰,將對台灣的國際定位與國內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台灣需要堅定「自助自強」的原則,在平衡對外關係的同時,提升經濟與科技實力,保持穩定與發展,最終實現長期的獨立自主與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