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頁

「講好中國故事」(2)從《厲害了我的國》的失敗到《功勛》的成功

2023-10-04 13:23  作者 / 胡又天

《功勛》片頭(來源:優酷YouTube帳號) 《功勛》片頭(來源:優酷YouTube帳號)

收聽連結: https://is.gd/DRSjES

這一集,我們繼續談「講好中國故事」,談幾部中共近年比較有名的「主旋律」影劇。我會先介紹一部比較典型的失敗作,然後講幾部不可小覷的成功之作。

一談到「主旋律」,你想到的或許就是非常弱智、洗腦、歌功頌德、報喜不報憂之類的政令宣導那一套。你會想,除了沒見過世面的原始人,這年頭真的有人會把那些東西吃進去嗎?他們自己不知道這一套的問題嗎?事實上,他們當然清楚得很。你去檢索有關「講好中國故事」的官方論述,你就會看到他們屢屢強調,現在這一波和過去最主要的不同,就是要跟上互聯網時代的傳播規律,更加重視互動,更多聚焦於能讓受眾有所共鳴的普通人的故事,從受眾的反饋來評估成效,避免重複以往「只是少數專家學者自娛自樂」的積習。當然,他們寫「自娛自樂」這話說得太輕了,應該說自吹自擂、自欺欺人、溜鬚拍馬、交差了事比較適合。

那麼,明白了問題在哪邊,有沒有改善呢?你可以在2013年的文章裡看到這種務除積習的論調,在2023年的文章裡,仍可看到同樣的論調,你就知道,官僚主義、形式主義仍然牢牢佔據著主導地位,這真是令人安心的一件事。那是不是一點都沒有改?其實並不是。只是在顧忌太多的時候,沒辦法改。

2018年4月紀錄片《厲害了,我的國》,就是一部因為帶著吹捧最高領導人的任務,而無法不因循積習、矯揉造作的典型案例。

《厲害了,我的國》剪輯自央視六集紀錄片《輝煌中國》,是廣電總局牽頭的高規格、大製作,號稱全面展現了2012年習近平上台以來中國「舉世矚目的成就」與「新時代」的思想,電影版片名是怎麼來的呢?是從當時的網路流行語「厲害了我的哥」改來的,以示親民;這種「長輩跟流行」的作派,台灣讀者應該也很熟悉。其內容,就是每段挑選一個地方,展示農業、工業、交通、科研、環保、扶貧等方面的成就,突出聚焦個別技術專家、基層幹部,講一講他們的勵志故事,然後一段習近平的親民講話或外交演講。整體製作思路非常典型、老套,雖因指定各學校機關單位包場觀看而有了4.78億人民幣的票房數據,但民間實際評價不佳,影評網站豆瓣禁止了個人評論,僅登載官媒評價;上架該片的視頻網站,以及央視在YouTube的頁面也關閉了評論。這樣一來,《厲害了,我的國》就仍是沒敢跟上「互聯網傳播規律」,可謂失敗案例,留下的是「看他想吹的是些什麼」的參考價值。

當時還發生了一件意外:2018年4月19日,中共一度緊急要求各平台下架本片,引發海內外猜測,不知是因為美國制裁中興芯片,使中共認為現在需要低調一些,還是因為本片拍得太老套,有「低級紅高級黑」捧殺習近平的嫌疑。猜測在5月1日該片重新正常上架後漸失熱度,然而會引發這樣的猜測,便已使中共丟了面子,意謂著失敗。

事實上,各視頻網站關閉評論或「限流」壓低討論熱度的主因,是避免陰陽怪氣沖撞國家領導人而殃及平台。所以,從這種「避禍」的考量來看,習近平本人的名字和形象,就是「講好中國故事」的最大障礙。

相對的,許多沒有習出鏡、網友可留言或發彈幕的類似記錄片,如講工業裝備製造的《大國重器》(2013, 2018),講工程建設的《超級工程》(2012, 2016, 2017),反應就很正面而熱烈;至於軟性一些的,如美食記錄片《舌尖上的中國》(2012-2018)、《航拍中國》(2017-2022)等,更在外網也頗獲好評。應該承認,在題材不涉禁忌與敏感地帶的情況下,央視等官方媒體擁有龐大的人材、資源與熟練的製作意識,能夠把握普通大眾對美景、秩序和致富、變強之類「發展主義」佳話的樸素喜好,循規蹈矩地運用經典手法和新銳器材攝製出使人舒適的「正能量」故事與奇觀。

這些作品,在藝術或思想上,是完全不追求什麼顛覆、突破、前衛價值,因此我們在自由派媒體或追求前衛性的藝文圈子裡很難看到有人將之端上檯面來討論,有也多是貶抑,然而人家的目標受眾本就不是「文青」,甚至可以說,是和當代西方媒體與學院所引領的「文青」品味背道而馳的,但他們恰恰就「人棄我取」,以「發展主義」的品味默默吸引著對此有所認同的海內外受眾。

此中特值一提的,是2021年中共建黨百年推出的獻禮性48集電視劇《功勛》。該劇改編了第一批國家級最高榮譽「共和國勛章」共8位獲勛者的故事,每人6集為一個單元,8個單元拍的依次是:韓戰(中共稱朝鮮戰爭)中的營連級指導員李延年,氫彈理論研究和設計者于敏,退伍轉任偏遠地方幹部到老的張富清,核動力潛艇總設計師黃旭華,推動男女同工同酬的申紀蘭,月球探測工程總設計師孫家棟,研發青蒿素抗瘧的屠呦呦(諾貝爾醫學獎得主),雜交水稻研發者袁隆平。軍隊、軍工、科研、醫學、農業、基層組織,我們可以這一批人選直接看出習近平喜愛的「中國故事」與人民素質:有久享令譽的袁隆平,也有先前默默無聞的張富清;有天賦卓絕、執行絕密任務的科學家工程師,也有讀書不多,只是勤懇踏實的基層幹部,主要傳達的就是一個 人人都有得看齊的意念。

劇中八位為國忘身的主角,除李延年單元全程都在戰場外,皆有忠實伴侶作為後盾撐起家庭,也都有通情達理的上司與同僚鼎力支持;反派和饑荒、文革等歷史背景的惡劣影響也盡量作了淡化處理,同時,相較於早年主旋律戲劇之或一味強調無私奉獻,《功勛》也適量照顧了現時觀眾的思想,多著墨了一些勞逸結合與個人幸福的段落,總之突出「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國家有力量」(習近平2015年提出的口號)和集體主義的情懷。

這種情節,在走過威權時代的台灣人看來或許會覺得很假,但現時我們或許還會考慮到:如今的新生代,愈來愈少人經歷過對威權體制、保守主義的叛逆期,反倒愈來愈多人的叛逆期是對空轉內耗的民主體制、虛言高調的多元主義或所謂「台灣價值」產生反感。在這樣的情況下,確有實蹟的這些「國士」的傳記故事,很可能就會形成吸引力,或讓人在心底認輸。

大陸網友也給予了《功勛》高度評價,尤其推崇李延年單元,認為是近年最好的戰爭片,真正拍出了解放軍的精神,也在「為何而戰」的問題上交出了標準答卷。按2016年以來中美貿易戰開啟,中美對抗形勢加劇,1950-53年中共曾力挫美國與聯合國軍的韓戰故事也愈來愈受重視,而電影業界響應此題攝製的大片《長津湖》(2021)、《長津湖之水門橋》(2022)、《志願軍:雄兵出擊》(2023) 評價皆遠遜於那六集的《能文能武李延年》,有心從影劇中評估大陸民眾對中共認同與支持程度的研究者,務須留意。總之,台灣和「自由世界」讀者應該注意的是,切勿讓自己宥於對「軍教片」和威權體制的成見,安於停留在嘲諷、奚落式反共言論的信息繭房,而過度低估了現時中共「國家隊」在宣傳戰線上的能為與潛在影響力。


現正直播
←回上一頁

也許您會感興趣


好好聽Podcast

「雲林有愛 品德Smile」podcast節目(品德2) 9-12集節目內容介紹

透過生動有趣的故事,讓小朋友聆聽並學習禮義廉恥的真義,成

2024-07-01 10:00

好好聽Podcast

拍賣官開講囉/汝窯珍品拍賣創紀錄!曹興誠先生釋出《北宋 汝窯天青釉洗》

《北宋 汝窯青瓷蓮花溫碗》是台北故宮常常拿來做廣告的明星

2024-06-25 17:26

好好聽Podcast

「雲林有愛 品德Smile」podcast節目(品德2) 5-8集節目內容介紹

透過生動有趣的故事,讓小朋友聆聽並學習禮義廉恥的真義,成

2024-06-24 10:00

健康講座

鹿茸珍饌大公開!國產鹿茸料理包掀起健康飲食新潮流

由農業部輔導,中華民國養鹿協會所主辦之2024年度「非產

2024-06-22 18:35

好好聽Podcast

拍賣官開講囉/唐代金銀器風光無限 玉器緣何黯然失色?

台北故宮玉器上萬件,但唐代玉器卻寥寥可數,為何會如此呢?

2024-06-21 1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