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頁

西伯利亞勞改營中的台籍日本兵:《冰封的記憶》揭露被遺忘的歷史

二戰末期,至少21名台籍日本兵在日本投降後被蘇聯以戰俘身分秘密送往西伯利亞勞改營,在極寒環境中被迫從事繁重勞動。這段鮮為人知的歷史如今透過新書《冰封的記憶》重見天日。

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後,約60萬名駐紮在滿州、北朝鮮等地的日軍被蘇聯解除武裝並送往戰俘營。這些戰俘在嚴酷監控下從事鋪設鐵路、伐木、採礦等艱苦工作。最終約47萬人返回日本,但約6萬人客死異鄉。在這些戰俘中,有19至21名台灣人,他們不僅遭受勞改,還被強制接受共產思想教育。

這些台籍日本兵多為自願入伍或被徵調的軍人或軍屬,隨著日軍戰敗淪為戰俘。即使少數人倖存返台,卻因被貼上「紅色」標籤而成為國民政府監控的對象,成為戰爭的另類受害者,他們的故事長期被噤聲。

紀錄片工作者許明淳透過史料研究和訪談,包括目前唯一在世的倖存者吳正男先生及其家人,以及先前五名倖存者的訪談記錄,完成《冰封的記憶》一書。同名紀錄片也將於今年12月上映,為這段被冰封的歷史揭開面紗。

據書中分析,這些台籍日本兵被派往滿州、朝鮮等地,主要因為美軍對日本的密集轟炸使日本難以在本土重建航空戰力,加上日軍準備本土防衛及蘇聯對日參戰成定局,促使日軍將原駐台灣的兵力調往這些地區支援,直到戰爭結束。


現正直播
加入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