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頁

中國社區食堂熱潮退散:政府補助中斷導致大規模關閉

中國自2022年推動「完整社區建設」政策後,全國各地迅速設立了約1700家以老年人為主要服務對象的社區食堂,但短短兩年內,這些食堂卻面臨大規模關閉的窘境。主要原因是這些設施淪為政績工程,且在官方補貼中斷後難以維持營運,導致許多購買了餐卡的老年人無法獲得退款。

2022年10月31日,中國住建部與民政部聯合發布「關於開展完整社區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區選取社區進行試點,建設包括社區食堂在內的便民服務設施,為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務。此政策推動後,全國掀起了社區食堂建設熱潮。

然而,綜合中國媒體報導,這些匆忙設立的社區食堂很快就遭遇了資金和客源不足的問題。北京、西安、瀋陽、杭州、蘇州等多個城市的社區食堂自去年以來紛紛歇業,有些甚至開業不到兩個月就關門。以蘇州為例,全市開設的2000多個「老年人助餐點」中,至少一半陷入虧損狀態。

這些社區食堂初期能享受地方政府的補貼或租金減免,吸引民間業者承辦。但隨著地方財政壓力增大,補貼政策中斷,經營者無法繼續提供平價餐食,導致客源流失,最終被迫關閉。更令人憂心的是,許多老人購買的食堂餐卡因食堂關閉而無法退款,資金「打了水漂」。

據分析,社區食堂經營困境主要有四個原因:一是飯菜口味難以滿足不同年齡層需求,且部分食堂使用品質不佳的預製菜;二是菜品單調,無法長期吸引顧客;三是即使價格相對便宜,許多老年人仍認為自己做飯更經濟實惠;四是承包經營的民間業者多以獲取補貼為目的,缺乏長期經營的動力。

目前,少數仍在營運的社區食堂也面臨經營困境,僅靠剩餘的補貼勉強維持。有社區工作人員透露,一些地方建立社區食堂純粹是為了「完成上面的指標任務」,並未真正考慮老年人的實際需求。


現正直播
加入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