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財務長辛斯納(David Zinsner)於28日投資人會議上確認,公司已收到美國政府57億美元(約台幣1844億元)的投資款項,這筆資金是美國政府取得英特爾10%股權協議的一部分。
辛斯納解釋,美國政府上週宣布的入股計畫旨在確保英特爾保持對晶圓代工業務的控制權。根據協議條款,若英特爾在代工業務的持股比例降至51%以下,政府將獲得額外5%的認股權。不過,辛斯納認為公司持股跌破50%的可能性不大,因此這項認股權很可能最終到期失效。
對於此項協議,白宮發言人李維特(Karoline Leavitt)表示,英特爾與美國政府之間的協議細節仍在商務部進行磋商,「許多細節正在確認中」。英特爾方面則對此拒絕發表評論。
值得注意的是,英特爾先前曾暗示不排除尋求外部投資者。公司7月25日公布財報後,市場反應不佳導致股價下跌8%。英特爾7月時曾披露,代工業務的未來發展取決於能否爭取到下一世代製程的主要客戶,否則可能退出代工市場。
然而,辛斯納現在淡化了這一風險,表示法律團隊往往要求揭露更多潛在風險,而公司實際上仍專注於明年爭取大客戶。他指出,若下一世代製程僅供英特爾自用,投資規模過大,將無法為股東帶來合理回報。
Copyright © 2022 好好聽文創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