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頁

美商務部長確認政府擬入股英特爾 強調晶片生產需減少對台灣依賴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今日在CNBC專訪中證實,美國政府正與英特爾洽談收購該公司10%股份的可能性。此舉將使美國政府成為英特爾最大股東,但盧特尼克強調政府不會取得公司治理權或投票權,僅是「將拜登政府的撥款轉換為股權」。

盧特尼克批評前總統拜登簽署的晶片法案為半導體製造商提供大量補貼,卻未能為美國納稅人帶來實質回報。他表示:「我們為什麼要給一家價值1000億美元的公司這麼多錢?川普的答案是,我們應該用這筆錢換取股權。」英特爾作為晶片法案最大受益者,已獲得79億美元製造補助、30億美元五角大廈專案資金,並有權申請110億美元貸款。

此消息傳出後,英特爾股價一度飆漲11%。同時,日本軟銀集團也宣布將投資20億美元入股英特爾,成為其前十大股東。分析指出,美國政府入股英特爾代表美國半導體政策的重大轉變,可能為與其他晶片製造商達成類似協議奠定基礎。

盧特尼克在訪談中重申了他對晶片自主的立場,強調基於國家安全考量,美國需要將部分晶片製造業務遷回本土:「我們需要自己生產晶片,不能依賴台灣。」此外,他也未排除允許輝達向中國銷售其正在開發的新AI晶片的可能性,這款晶片將採用最新的Blackwell架構,效能超過目前獲准出口中國的H20。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輝達和超微已同意將對中國出售晶片收益的15%上繳美國政府,顯示川普政府正積極調整美國半導體產業政策。


現正直播
加入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