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頁

磐石保經:台泥三元電池廠火警案 凸顯跨部門整合風險管理的必要

(圖/摘自網路) (圖/摘自網路)

根據風傳媒的報導,台泥集團旗下台灣三元能源科技今年高雄小港電池廠火災,估計將造成高達110億元損失。案件核心在於:三元能源為省下近5,000萬元保費,提前修改商業火險合約,將單次理賠限額從150億元降至30億元,導致實際可獲理賠金額由原本超過105億元重挫至22.65億元,企業必須自付82億餘元,財務衝擊遠超節省的支出。

報導指出,該案未及合約到期便主動退保重出,且無外部政策變動因素。如果從保費角度壓縮理賠額度,不僅失去保險最佳分散風險功能,更容易導致企業經營遭遇黑天鵝型打擊。以本案為例,報導中指出8家參與共保的產險公司及國內唯一再保公司損失有限,企業的財務損失則遠超過預期。

此案暴露風險管理的警訊:企業的保險投保不應僅以保費高低作為唯一考量,更須「跨部門協同」,基於完善的風險管理、公司經營策略、財務規劃、工廠環境與安全狀況等多面向因素整合分析。理想的風險轉嫁決策,須有產險、財會、營運、工安等部門共同審視,經過完整的PML(可能最大損失)評估、災害情境推演,配合公司財務承受力及長期營運策略,才能設定合理保額與理賠限額,避免單純為省保費而暴露在重大未預警損失之下。

此外,根據目前國內及國際保險市場環境,理論上是能夠安排完善且足額的風險移轉規劃,無須企業額外自留高達24.5%的重大損失風險。即便是高額保險需求,也能利用共保、再保等機制,在市場中獲得充分分散,也避免讓集團暴露於不必要的財務風險中。

這次的出險對於企業在財務和風險管理形同一個重大啟示。磐石集團白珮華顧問提醒:企業進行風險轉嫁,須建立跨部門共同參與機制,合併營運、財務、保險與安全的全觀分析,再考量保費預算的同時,也須充分了解產險及掌握再保市場的狀況,並且結合經驗豐富的保險經紀及風險管理師,唯有如此,才能在面臨重大意外時,確保企業韌性、兼顧財務的保障。

作者: 白佩華

曾任國際知名風險管理集團資深顧問18年,專司企業整體風險評估、整合解決方案、新興風險、風險管理輔導及政治風險前瞻。留美傳播學院碩士,並擁有英國劍橋大學Judge 商學院循環經濟及永續策略證書、哈佛商學院策略分析(包含破壞性策略、策略執行及永續策略)、領導與管理(management and leadership)以及Business in Society專業證書,並擁有永續ISO 多項主任稽核資格。


現正直播
加入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