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頁

丹麥「大美人魚」雕像因體型爭議遭官方移除

丹麥哥本哈根近郊的「大美人魚」雕像近期成為爭議焦點,因其豐滿體態和裸露設計引發公眾討論。丹麥皇宮與文化事務局已於今年3月正式下令將其從德拉厄堡(Dragør Fort)移除,官方理由是雕像風格不符合1910年古蹟的文化遺產精神。

這座由藝術家貝克(Peter Bech)於2006年創作的雕像高4公尺、長6公尺、重達14公噸,原本設置在哥本哈根港邊的長堤公園,作為著名的「小美人魚」雕像的大型版本。然而,2018年因被部分民眾認為「不雅」而被遷移至德拉厄堡展示,如今再次因其造型問題而面臨移除命運。

對於批評聲浪,創作者貝克表示不解:「我完全不理解為何會被批評為色情,我只是依比例創作。」他解釋創作初衷是回應觀光客認為「小美人魚」雕像尺寸過小的反饋,並指出許多當地居民對這座雕像持正面態度。

然而,藝術評論家克雷格(Mathias Kryger)形容該雕像「醜陋又色情」,牧師兼記者戈特弗雷森(Sorine Gotfredsen)則批評這只是「男性對女性外貌的幻想」,不利於女性身體形象的健康認知。

另一方面,《貝林時報》論壇主編特蘭(Aminata Corr Thrane)則提出不同觀點,認為批評雕像本身就是一種「身體羞辱」,質疑為何女性身體必須符合特定標準才能出現在公共空間。她指出,「小美人魚」與「大美人魚」代表社會對女性的兩種典型想像:一個嬌小含蓄,一個高大奔放,反映了現代社會對女性形象的複雜態度。

儘管官方已決定移除雕像,但關於女性身體表現與公共藝術的討論仍在持續,反映了當代社會對性別表達與藝術自由的持續辯論。


現正直播
加入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