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頁

特斯拉暫停Optimus人型機器人生產 技術挑戰或將推動產業轉型

特斯拉近期傳出暫停生產人型機器人Optimus的消息,根據TrendForce分析,這主要源於產品續航不足和軟硬整合的技術瓶頸。即使Tesla能透過AI優化運動規劃與能耗,但若關節馬達、傳動裝置等硬體效率偏低,仍難以突破限制。此外,靈巧手的承載力不足問題涉及精密機械、微型致動與AI控制的複雜整合,需要更長時間的研發迭代。

TrendForce今年四月的報告指出,若業者無法於年中確定產品規格,將影響今年量產目標。面對這些挑戰,Tesla可能需調整Optimus的產品應用與設計,例如轉向家務應用發展,或參考Agility Robotics減少手部自由度的做法,在設計與實用性間取得平衡。

專家認為,暫停生產Optimus不會對人型機器人產業造成重大衝擊,反而可能成為各廠商調整設計與技術落地的契機。人型機器人的設計需求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終端應用場景,即使Optimus在資金、數據和硬體整合方面具有優勢,仍未能完全滿足原定應用需求。這反映了設計理念與實際應用間的調適空間,其他廠商也可能面臨類似挑戰。因此,產業競爭焦點將轉向系統整合能力與實際應用驗證。

從供應鏈角度看,暫停生產Optimus對台灣廠商影響有限。Tesla的人型機器人計畫主要依靠內部研發,關鍵零組件多由美系或自製方案主導,台廠參與度較低。此外,Optimus仍處於開發與場域驗證階段,尚未進入商用大規模生產。即使Tesla維持2025年生產5,000台、2026年50,000台的目標,初期試產規模有限,對供應商業績貢獻相對保守。因此,此次暫停生產預計不會實質衝擊台灣零組件供應鏈,短期內廠商無需調整資源或生產配置。


現正直播
加入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