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經.序品》:開啟圓滿覺悟的引言──佛陀不說話,更有力?
2025-06-03 10:50
撰稿 / 璽硯
(圖/AI生成)
在大乘經典中,唯獨《法華經》將其開篇品直接命名為「序品」,猶如現代書籍的引言,旨在引導讀者進入經文的深義。《法華經》的〈序品〉就像一個溫暖的前奏,呈顯釋迦牟尼佛為何出生世間的因緣,並預告將傳授《法華經》的無上教法,讓聽眾心生渴望,精神上做好準備。佛陀說法四十九年,其教導次序可歸納為一偈:「華嚴最初三七日,阿含十二方等八,二十二年般若談,法華涅槃共八載。」這意味:(一)菩提樹下證悟後,佛陀向法身大士說了二十一天的《華嚴經》。(二)在鹿野苑,他向五比丘等聲聞宣講十二年的《阿含經》。(三)隨後八年的《方等經》開啟轉法輪。(四)二十二年的《般若經》深化智慧。(五)晚年八年的《法華經》與一日一夜的《涅槃經》成為圓滿之教。由此可見,《法華經》是佛陀晚年傳授的經典,象徵對眾生最究竟、最圓滿的指引。在正式講說《法華經》前,〈序品〉形容集聚大眾的場景,內容提及過去日月燈明佛也曾傳授此經,旨在激發聽眾渴求正法的熱情。從歷史看,釋尊四十九年說法,到晚年才宣講《法華經》,凸顯其為終極教導。而從「實相」角度,《法華經》揭示諸法實相,指引眾生成佛。其核心在於,釋迦牟尼佛與日月燈明佛在法身實相上無時空之分。這意味著,佛陀從未停止傳授《法華經》的法義:去除煩惱、成就佛道,只因法性平等,佛佛道同。打開《法華經》,期待一場精彩開示!結果第一品,佛陀什麼都不說,反而進入甚深的禪定?其實這段「神祕開場」超有畫面!佛陀在等什麼?在鋪排什麼?全藏在《序品》裡!這不是佛陀卡詞,而是他太懂眾生的心性、根器。這場沈默,是智慧的前奏,也是成佛路上的預備課。主持人#林靖芬&#劉方慈,搭配#覺泰法師的10分鐘精彩解析!第二集《序品大解密》熱播中!點這邊收看:https://youtu.be/0sGhVEfLdfs
在大乘經典中,唯獨《法華經》將其開篇品直接命名為「序品」,猶如現代書籍的引言,旨在引導讀者進入經文的深義。
《法華經》的〈序品〉就像一個溫暖的前奏,呈顯釋迦牟尼佛為何出生世間的因緣,並預告將傳授《法華經》的無上教法,讓聽眾心生渴望,精神上做好準備。
佛陀說法四十九年,其教導次序可歸納為一偈:「華嚴最初三七日,阿含十二方等八,二十二年般若談,法華涅槃共八載。」這意味:
(一)菩提樹下證悟後,佛陀向法身大士說了二十一天的《華嚴經》。
(二)在鹿野苑,他向五比丘等聲聞宣講十二年的《阿含經》。
(三)隨後八年的《方等經》開啟轉法輪。
(四)二十二年的《般若經》深化智慧。
(五)晚年八年的《法華經》與一日一夜的《涅槃經》成為圓滿之教。
由此可見,《法華經》是佛陀晚年傳授的經典,象徵對眾生最究竟、最圓滿的指引。
在正式講說《法華經》前,〈序品〉形容集聚大眾的場景,內容提及過去日月燈明佛也曾傳授此經,旨在激發聽眾渴求正法的熱情。從歷史看,釋尊四十九年說法,到晚年才宣講《法華經》,凸顯其為終極教導。而從「實相」角度,《法華經》揭示諸法實相,指引眾生成佛。其核心在於,釋迦牟尼佛與日月燈明佛在法身實相上無時空之分。這意味著,佛陀從未停止傳授《法華經》的法義:去除煩惱、成就佛道,只因法性平等,佛佛道同。
打開《法華經》,期待一場精彩開示!
結果第一品,佛陀什麼都不說,反而進入甚深的禪定?
其實這段「神祕開場」超有畫面!
佛陀在等什麼?在鋪排什麼?全藏在《序品》裡!
這不是佛陀卡詞,而是他太懂眾生的心性、根器。
這場沈默,是智慧的前奏,也是成佛路上的預備課。
主持人 #林靖芬 & #劉方慈 ,搭配 # 覺泰法師的10分鐘精彩解析!
第二集《序品大解密》熱播中!
點這邊收看:https://youtu.be/0sGhVEfLdfs
- 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