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頁

了悟無常,安心於當下

(圖/AI生成) (圖/AI生成)

生命中的苦,往往來自於無法接受變化。佛經所說的生老病死、愛別離、求不得等諸多煩惱,其根源,正是因為我們不了解「無常」的本質。當意外發生,當失去親人,當災難降臨,我們才驚覺世事的脆弱。

《梵網經菩薩戒》說:「人命無常,過於山水,今日雖存,明日難保。」無常,從不是威脅,而是真實。看清它,才能從執著中解脫。

《雜譬喻經》記載一位聖醫耆域,他能辨萬草之性,隨機調配藥方治癒病痛。他曾將藥草製作成童子形,只要人們見到這「藥草童子」,便能百病痊癒。當他圓寂後,眾草悲泣,因無人再能辨識它們的療效。唯有一株訶梨勒不哭,說:「我能自療百病,無須人辨。」

佛陀如同耆域,眾法如同藥草,而訶梨勒正是「無常」的象徵。即使佛不在世,只要我們觀照無常,也能如實調心,減損煩惱。

眾生之所以苦,是因為妄執「無常為常」,將會改變的當成永恆不變。若能修習無常觀,便能放下不必要的抓取與恐懼。

《八大人覺經》說:「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一切現象,都處於生滅流轉之中。但人們常將有限視為長久,對變動感到害怕。

佛陀慈悲開示:山河有壞,生命有老病死,念念之心也不斷變化。能從中體悟緣起性空,自然能從執著中鬆手,轉苦為慧。

修習佛法,就是學會看清因果與緣起。當知一切皆因緣和合而生,也必隨緣而滅,就不會被世間的得失悲喜左右。不執著果報,不染著功德,這才是通往解脫的正道。

無常,不是失去,而是提醒我們,當下即最珍貴。願我們不再恐懼變化,而能勇敢面對,並安心於當下。


現正直播
加入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