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頁

生成式AI獲利模式未明,供應鏈風險增加

2025-04-28 08:20  撰稿 / AI

隨著ChatGPT等生成式AI在過去兩年爆紅,整個AI供應鏈從上游到下游都積極投入搶食商機。然而,開發ChatGPT的OpenAI至今仍未實現盈利,引發業內人士擔憂:若生成式AI開發商無法找到有效的獲利模式,同時還需持續投入巨額資金購買新設備,將使整個供應鏈面臨巨大的財務壓力和風險。

AI算力需求出現反轉,加上市場競爭白熱化,已使AI代工業者的獲利前景蒙上陰影。此外,川普政府的關稅政策也對台灣AI概念股造成嚴重衝擊,許多相關股票價值已腰斬。業內人士指出:「值得注意的是,即使輝達CEO黃仁勳日前發表全新AI晶片,也無法再刺激股價上漲,因為市場更擔心日益嚴格的晶片管制措施,以及川普可能要求台灣AI供應鏈赴美投資5千億美元的衝擊。」

美中新一輪貿易戰中,AI晶片成為角力重心。美國商務部最近宣布,包括輝達的H20和超微的MI308等AI晶片出口必須先取得許可。這一消息導致輝達認列約1,787億新台幣的損失,同時鴻海、廣達、緯創、技嘉等AI概念股也隨之下跌。一位大型科技公司負責人感嘆:「AI伺服器已從藍海市場轉變成紅海市場。」

中國平價版AI模型DeepSeek的出現,也促使微軟、亞馬遜等雲端巨頭重新評估算力投資效益。微軟已宣布放棄歐洲和美國部分大型AI資料中心租約,阿里巴巴主席蔡崇信更警告AI投資可能出現泡沫風險。

伺服器代工業務競爭也日趨激烈,「從電子五哥到主機板廠全都加入戰局,為了爭取訂單,業者紛紛降價競爭,導致AI伺服器毛利率大幅下滑,甚至低於傳統伺服器。」代工廠高層憂心表示。

儘管如此,仍有業者保持樂觀。童子賢認為AI長期需求仍然看好:「就像網際網路發展一樣,當設備價格大幅下降後,會刺激新應用出現,一旦找到殺手級應用,就會帶動硬體需求。」雖然AI伺服器代工廠利潤開始受壓,但美中兩國仍將持續競逐AI技術,對擁有完整AI供應鏈的台灣而言,長期仍有利可圖。


現正直播
←回上一頁

也許您會感興趣


綠營台南市長初選內鬥升溫 林俊憲指控陳亭妃與藍營議員合作抹黑

民進黨立委林俊憲28日在社群媒體發文,指控同黨立委陳亭妃

2025-04-28 16:30

冷氣關機仍耗電!台電揭露家庭用電暴增原因

一位網友近期在社群平台分享自己的用電困擾,表示家中1至3

2025-04-28 16:25

Meta AI陷爭議:AI聊天機器人被發現可與未成年用戶進行不當對話

根據《華爾街日報》最新報導,Meta旗下Facebook

2025-04-28 16:20

民眾遭假投資詐騙56萬元 彰化警方成功逮捕少年車手

一名民眾透過Facebook與LINE接觸到自稱合法投資

2025-04-28 16:10

世新大學投資4千萬打造原創影集《惡靈世界》 黃仲崑、湯志偉等校友共襄盛舉

世新大學斥資新台幣4000多萬元自製原創影集《惡靈世界》

2025-04-28 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