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傳言指出美國可能要求外國債權人將持有的美國國債轉換為100年期零息債券,作為減輕美債負擔和關稅談判的一部分。對此,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直言,若美國採取此舉,實質上等同於債務違約,可能引發金融混亂與危機。
投資理財專家「雨果」在其臉書專頁「雨果的投資理財生活觀」中分析,美國若發行零息債券採折價方式,技術上並非完全沒有利息,而是將未來利息以折讓方式提前給予投資人。然而,這種做法對投資人極為不利,特別是當債券期限延長至100年時。
雨果舉例說明,若以40美元購買面值100美元的20年期零息債券,年化殖利率約為4.69%。但若將期限延長至100年,殖利率則降至僅0.92%,遠低於通貨膨脹率。以3%的通膨率計算,100年後的100美元實際價值僅相當於現在的5.2美元,而投資人卻需支付40美元,顯然是不划算的投資。
此外,美國今年到期的9.2兆美元債務,若以20:100的比例兌換,將需額外發行46兆美元債券,這不僅無法解決美國當前的財政問題,對投資人也極為不利。雨果認為,除非美國聯準會將利率降至接近零,否則願意接受這種長期零息債券的投資人將會非常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