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民眾習慣將市場購買的生雞肉先用清水沖洗後再烹煮,認為這樣能去除表面髒污。然而,衛福部食藥署指出,這其實是錯誤的處理方式。
食藥署解釋,生雞肉表面常帶有沙門氏菌,若進行水洗,濺起的水花可能會污染周圍的食材、餐具或廚房環境,反而增加細菌交叉感染的風險。若不慎感染沙門氏菌,可能導致腹瀉、發燒、腹部絞痛等急性腸胃炎症狀,嚴重時甚至會造成脫水。
近日一名女網友在臉書社團「家常菜」發文詢問生雞肉是否該清洗的問題,引發熱烈討論。有網友認為「不用洗,煮的時候超過100度就能高溫殺菌」、「重點是手部衛生,摸過生肉後要徹底清洗雙手」。也有人建議「可在盆中盛水清洗,避免水花飛濺」。
食藥署在社群平台上明確表示:「別再用清水洗生雞肉了」。正確的做法是直接烹煮至全熟,確保中心溫度達到攝氏75度以上,才能有效殺死細菌,安全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