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都拉斯於2023年3月結束與台灣長達82年的邦交關係,轉而與中國建交,期望獲得經濟投資與市場機會。然而,建交兩年後,中國承諾的經濟紅利大多未能兌現,導致宏都拉斯經濟面臨嚴峻挑戰。
根據報導,中宏建交後,宏都拉斯對中國出口額僅達3500萬美元,進口額卻高達26億美元,造成嚴重貿易逆差。中國原本承諾大量採購宏國白蝦,但兩年來僅購買了4個貨櫃,遠低於預期,導致白蝦出口暴跌67%,超過1.4萬名工人失業。
面對經濟困境,宏都拉斯外交部長雷依納(Enrique Reina)在今年3月底接受「美洲廣播」採訪時坦承,政府正考慮重新與台灣談判,希望恢復對台出口市場,並尋求南韓等其他國家的新通路,以挽救受創的蝦產業。
分析指出,中國對宏都拉斯的支持多停留在象徵層面,如提供救護車、捐贈體育用品等,未能替代台灣長期以來在軍事、教育與經濟領域的實質合作。相較之下,台灣被視為可信賴的長期夥伴,不僅提供援助,還重視民主價值。
巴拉圭媒體Ultima Hora報導,台宏關係自1941年起便持續深化,台灣曾提供宏都拉斯獎學金,資助數百學子赴台深造。然而,在總統卡斯楚(Xiomara Castro)主導下,宏都拉斯中斷與台灣的邦誼,轉向中國尋求合作,但目前看來這一決策的經濟效益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