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亦莊於19日上午舉辦了全球首場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賽事,共有20支來自北京、上海、廣東、江蘇等地的機器人團隊參賽,挑戰21.0975公里的賽程。比賽將評選冠亞季軍,並設有完賽獎、最佳耐力獎、最佳人氣獎、最佳步態獎及最佳形態創新獎等多項專業獎項。
此次賽事採用人機共跑模式,人類選手與機器人雖共用賽道但分屬不同賽區。主辦方表示,這種安排對機器人在環境適應、地面應對及通訊等方面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在全球範圍內尚屬首次嘗試。
比賽路線從南海子公園一期南門出發,終點設在通明湖信息城,全程經過泡桐大道、文博大橋及通明湖公園等北京經開區地標。賽道地形多樣,包括平坦柏油路、坑窪裂縫路、長緩坡、短陡坡以及石板路、草地和石子路等複雜路況。
為應對長距離賽程的挑戰,參賽機器人採用了多種特殊設計:部分機器人具備不關機即可更換電池的功能以提高續航能力;材料選用上追求輕量化與耐用性;有些機器人穿著特製鞋子,有些則在腳底安裝耐磨裝置以適應各種地面狀況。
然而,比賽開始不久後就出現了技術問題。「小巨人」隊的機器人頭部冒煙,工程師不得不緊急停機進行維修。另有機器人在賽程中摔倒,四腳朝天,但隨後成功自行站起,引來現場觀眾熱烈掌聲,展現了機器人技術的韌性與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