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因開發早,老宅眾多,隨著時代推移,也連帶造成台北市各屋齡住宅的交易占比出現明顯變化。永慶房產集團比較2015年至2024年十年間,台北市不同屋齡帶的交易占比變化。數據顯示,台北市屋齡超過30年的住宅交易量在十年間從3278件增加至6294件,增幅高達92%,交易占比亦從31.9%擴大至54.7%,成為當前台北市房市交易的主流類型。
北市住宅交易主力十年間從10年內新屋轉至30年老屋
另一值得關注的是,在2015年台北市的住宅交易主力為屋齡10年內的住宅,交易占比高達41%,是當時的住宅交易主力。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指出,雖然台北市開發相當早,但在2005年至2015年期間,台北市仍有相當程度的素地進行開發,新屋供給量大。例如南港重陽重劃區位於開發初期,內湖區、信義區亦有許多土地供給,建商推案積極。因此2015年時,屋齡10年以下的住宅交易量較高。
但隨著台北市逐漸開發完全,素地日趨稀缺,再加上住宅持續老化、以及新建案房價不斷攀高的情況下,到了2025年,台北市住宅交易主力的屋齡帶已是屋齡30年以上,占比甚至超越半數。反之,屋齡10年以下的住宅交易占比於2025年時,已從41%降至17.5%。
陳金萍進一步分析,近年來全台房價上漲明顯,作為房價最高的台北市,許多建案單價更是不斷攀上新高。為了讓民眾負擔得起,許多建商紛紛推出小坪數而高單價的住宅,也促使許多民眾轉而鎖定價格和坪數更加實惠的老宅。
民眾最在意老宅的耐震能力
2025Q2永慶房產趨勢網路民調顯示,雙北地區有30%以上的消費者有意購買屋齡30年以上的無電梯集合住宅。(永慶房產集團提供)
陳金萍表示,在永慶房產集團2025第二季房產趨勢前瞻報告中,當民眾被問到是否會考慮購置屋齡30年以上的無電梯集合住宅,雙北地區有意願購置的民眾占比均在3成以上,是七都中占比最高者。顯示在雙北地區因高房價、新屋物件稀缺的影響下,部分民眾仍會考慮購置屋齡超過30年以上的住宅。
當進一步詢問民眾最在意老屋的何項住宅問題時,超過6成消費者最在意老屋建物結構安全和耐震能力,關於水電管線老化和漏水問題,也有超過4成民眾相當關心。陳金萍指出,網路民調的結果顯示,由於台灣位處地震帶,民眾對於住宅的結構和耐震能力相當重視。
為了解決住宅老化所產生的安全問題,內政部於2月初公布將推動「老屋延壽計畫(草案)」,希望在都更、危老之外,提供另一項可行的住宅改善方案。預計將透過補助與改善措施,延長建物使用年限、提升居住安全與生活品質。內政部表示,預計最快將於5月初提出初步規劃版本。此草案若順利上路,對於居住老宅和有意購置老宅的屋主,有望獲得更多保障。
延伸閱讀:
強化不動產識詐能力!永慶房產集團聯合地政士公會打造安全不動產交易環境
房仲業進入淘汰賽?這品牌逆勢搶先機!強勢再展10店
業績再成長!這企業擴大徵才完整訓練及資源百萬年薪不是夢
台北市因開發早,老宅眾多,隨著時代推移,也連帶造成台北市各屋齡住宅的交易占比出現明顯變化。永慶房產集團比較2015年至2024年十年間,台北市不同屋齡帶的交易占比變化。數據顯示,台北市屋齡超過30年的住宅交易量在十年間從3278件增加至6294件,增幅高達92%,交易占比亦從31.9%擴大至54.7%,成為當前台北市房市交易的主流類型。
北市住宅交易主力十年間從10年內新屋轉至30年老屋
另一值得關注的是,在2015年台北市的住宅交易主力為屋齡10年內的住宅,交易占比高達41%,是當時的住宅交易主力。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指出,雖然台北市開發相當早,但在2005年至2015年期間,台北市仍有相當程度的素地進行開發,新屋供給量大。例如南港重陽重劃區位於開發初期,內湖區、信義區亦有許多土地供給,建商推案積極。因此2015年時,屋齡10年以下的住宅交易量較高。
【請點我,AI告訴你更多和這新聞有關的資訊】
台灣住宅老化與都市更新相關知識
台灣建築結構與耐震規範的演進:台灣因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建築法規對耐震設計的要求隨著時間不斷提高。1974年台灣首次頒布「建築技術規則」建築物耐震設計規範,1982年、1997年、1999年九二一地震後、2005年等均有重大修正。因此,屋齡30年以上的房屋(1994年前建造)通常採用較舊的耐震標準,在安全性上可能存在較大差異。
老屋安全評估:針對老舊建築,台灣有「建築物耐震能力評估」制度,分為初步評估與詳細評估兩階段。此外,也有「建築物公共安全檢查簽證及申報」制度,確保建築物使用安全。購買老屋前,建議委託專業結構技師進行評估。
都市更新與危老重建:除了文中提到的「老屋延壽計畫」外,台灣目前針對老舊建築有「都市更新條例」和「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危老條例)。前者適用於整體區域更新,後者針對1999年12月31日前建造且結構安全堪慮的建築物提供容積獎勵等措施,加速重建。
老屋管線汰換挑戰:屋齡超過30年的建築物常見水電管線老化問題,如生鏽腐蝕、漏水、電路負荷不足等。台灣早期建築多用鐵管或鉛管作為給水管線,容易生鏽影響水質;老舊電路則可能無法負荷現代家電需求,存在安全隱憂。
房價與老屋市場動態: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數據,台北市近十年新建案平均單價從約55萬元/坪上漲至90萬元/坪以上,漲幅超過60%。相較之下,30年以上老屋價格相對親民,且通常坪數較大,對預算有限的購屋者更具吸引力。
老屋貸款考量:金融機構對老舊建築物貸款條件通常較為嚴格,包括較低的貸款成數、較短的貸款年限等。屋齡超過30年的住宅,部分銀行可能將貸款成數降至六成以下,且貸款年限也可能縮短至20年或更短。
但隨著台北市逐漸開發完全,素地日趨稀缺,再加上住宅持續老化、以及新建案房價不斷攀高的情況下,到了2025年,台北市住宅交易主力的屋齡帶已是屋齡30年以上,占比甚至超越半數。反之,屋齡10年以下的住宅交易占比於2025年時,已從41%降至17.5%。
陳金萍進一步分析,近年來全台房價上漲明顯,作為房價最高的台北市,許多建案單價更是不斷攀上新高。為了讓民眾負擔得起,許多建商紛紛推出小坪數而高單價的住宅,也促使許多民眾轉而鎖定價格和坪數更加實惠的老宅。
民眾最在意老宅的耐震能力

2025Q2永慶房產趨勢網路民調顯示,雙北地區有30%以上的消費者有意購買屋齡30年以上的無電梯集合住宅。(永慶房產集團提供)
陳金萍表示,在永慶房產集團2025第二季房產趨勢前瞻報告中,當民眾被問到是否會考慮購置屋齡30年以上的無電梯集合住宅,雙北地區有意願購置的民眾占比均在3成以上,是七都中占比最高者。顯示在雙北地區因高房價、新屋物件稀缺的影響下,部分民眾仍會考慮購置屋齡超過30年以上的住宅。
當進一步詢問民眾最在意老屋的何項住宅問題時,超過6成消費者最在意老屋建物結構安全和耐震能力,關於水電管線老化和漏水問題,也有超過4成民眾相當關心。陳金萍指出,網路民調的結果顯示,由於台灣位處地震帶,民眾對於住宅的結構和耐震能力相當重視。
為了解決住宅老化所產生的安全問題,內政部於2月初公布將推動「老屋延壽計畫(草案)」,希望在都更、危老之外,提供另一項可行的住宅改善方案。預計將透過補助與改善措施,延長建物使用年限、提升居住安全與生活品質。內政部表示,預計最快將於5月初提出初步規劃版本。此草案若順利上路,對於居住老宅和有意購置老宅的屋主,有望獲得更多保障。

延伸閱讀:
強化不動產識詐能力!永慶房產集團聯合地政士公會打造安全不動產交易環境
房仲業進入淘汰賽?這品牌逆勢搶先機!強勢再展10店
業績再成長!這企業擴大徵才 完整訓練及資源百萬年薪不是夢
【請點我,AI告訴你更多和這新聞有關的資訊】
現正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