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陽工業董事長柯勝峯於4月10日宣布,由於公司高層理念不同導致團隊運作效能不彰,他將不再擔任董事長一職,並希望打破60年來的家族共治慣例,建議三大家族退出經營階層。這一震撼性宣告使柯勝峯與執行長柯俊斌之間長期存在的理念分歧正式公開化,而4月16日的董監事改選結果將決定光陽未來的發展方向。
據一位高雄光陽經銷商透露:"表面上看是路線之爭,但實際上兩人的不和已有15年之久。"光陽工業成立於1960年代,源於日本本田(Honda)希望在台灣南部設立第二座合作工廠。三陽工業創辦人之一黃繼俊將同窗好友柯光述(柯勝峯祖父)推薦給本田,理由是"同窗之誼,未來不會惡性競爭"。1963年,柯光述聯合高雄旗山的宗親好友成立光陽,"三柯二陳"五大創始股東成為公司權力核心。
為避免股東間紛爭,柯光述擔任第一任董事長時奉行"以和為貴"的企業文化,重大決策都會與股東充分溝通。1981年,第二大股東家族的柯新坤(柯俊斌祖父)接任第二任董事長;1991年柯新坤過世後,由第一大股東家族的柯弘明(柯勝峯父親)擔任第三任董事長。
按照前兩代由兩大家族輪流擔任董事長的慣例,年長的柯俊斌本應接任董事長,但2010年,柯弘明將43歲的兒子柯勝峯召回光陽擔任副董事長,而53歲的柯俊斌則升任副總。隨後柯弘明卸任,由執行長王雙慶接任第四任董事長,輔佐柯勝峯準備接班。
柯俊斌升任副總後,從2011年起帶領光陽連續5年市佔率超過4成,創下公司歷史新高。當時電視廣告中"我是光陽副總柯俊斌..."的台詞廣為人知。經銷商觀察:"柯勝峯接任副董事長那幾年,正是柯俊斌最風生水起的時候,甚至有些功高震主。"
2014年,柯勝峯正式接任董事長,柯俊斌升為總經理,兩年後又升任執行長。一位業內人士表示:"柯俊斌雖努力賣車,想靠成績挽回局勢,最後仍無力回天,對於第一大家族打破兩大家族互輪董座的不成文默契,心中不免留下心結。"
柯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