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亞半導體(TW2340)於昨(4/10)日攜手集團旗下公司和亞智慧(TW7825)、積亞半導體,以及策略合作夥伴上亞科技(TW6130),共同召開聯合法人說明會,對外揭示各公司未來的發展方向與營運重點。
會中備受矚目的焦點,莫過於和亞智慧將在4月15日正式以每股45元掛牌興櫃,成為集團內第二家成功登錄興櫃的公司。和亞智慧聚焦於光學影像技術與AI創新應用,運用先進光學檢測系統並結合演算法,協助客戶提升生產效率和產品良率。現階段,無論是3D感測模組、元宇宙所需的AR光機模組,或是最新矽光子光學耦合封裝技術,都離不開這類核心技術。未來,公司計劃深入推進AI無人化智慧製造,並將檢測技術拓展至三原色調控、溫控系統與3D感測光機模組,打造更多元的技術整合方案。
▲台亞積極進行亞家軍IPO計畫,隨著和亞智慧(TW7825)這次興櫃掛牌,象徵亞家軍又往前邁進一步,台亞董事長李國光(中)與集團旗下的和亞智慧(TW7825)夥伴董事長石文機(右)、總經理陳志忠(左)
此外,台亞與積亞也分別分享了他們未來的營運策略。台亞方面,將持續耕耘感測半導體與穿戴式裝置市場,同時鞏固感測元件的市場地位,並積極拓展醫療健康應用。特別是在推廣「HybridUltraSensitiveDiode(HUSD)」複合式超敏二極體晶片模組方面,台亞正努力拓展市場。去年,台亞與上亞科技、星亞視覺、和亞智慧、晉弘科技及台北醫學大學等單位,共同投入「高精度非侵入式連續血糖檢測穿戴裝置技術開發計畫」,目前已邁入大規模人體試驗階段。未來,公司將HUSD感測模組應用於穿戴式裝置,搭配AI技術與先進演算法,實現醫療級非接觸血糖監測技術,目標是讓檢測數據接近傳統侵入式血液檢測精準度,同時配合客戶需求,擴展AI能力,進一步強化HUSD技術的市場競爭力。
積亞半導體自去年7月起正式投入量產,目前6吋SiC功率元件月產能已達2,300片。未來兩年內,積亞規劃將產能擴充至每月6,000片,年產規模預計達7.2萬片,全面進軍汽車電子、儲能系統、工業用電源、AI伺服器與節能家電等領域。積亞目前正與全球各大功率IC設計公司及電源管理大廠洽談合作,積極推動樣品測試,驗證晶片性能及可靠度,並加速導入客戶端產品設計量產,以期為集團營運注入新成長動能。
同時,台亞董事長李國光也在會中透露,台亞於2024年新設立專門生產8吋氮化鎵(GaN)產品的子公司「冠亞半導體」,並已與日本NTT集團旗下NTTAdvancedTechnologyCorporation(NTT-AT)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約定未來三年內,冠亞將供應NTT-AT所需的各類氮化鎵元件,用於開發高效節能功率模組;同時,冠亞也將採用NTT-AT的高品質磊晶片,運用於6吋及8吋D-mode與E-mode氮化鎵元件製造,雙方攜手打造堅實的策略合作夥伴關係。
這幾年來,台亞積極推動「亞家軍IPO藍圖」,此次和亞智慧(TW7825)成功掛牌興櫃,再次展現集團穩健推進的成果。台亞副董事長暨日亞化學常務取締役戴圳家表示,樂見集團旗下企業陸續成長壯大,未來也將延續日本日亞化學小川英治會長的理念,強化集團內部資源整合、健全產業鏈體系,並持續降低營運成本、提升競爭優勢,向「世界第一的產品」目標邁進。
台亞半導體(TW 2340)於昨(4/10)日攜手集團旗下公司和亞智慧(TW 7825)、積亞半導體,以及策略合作夥伴上亞科技(TW 6130),共同召開聯合法人說明會,對外揭示各公司未來的發展方向與營運重點。
會中備受矚目的焦點,莫過於和亞智慧將在4月15日正式以每股45元掛牌興櫃,成為集團內第二家成功登錄興櫃的公司。和亞智慧聚焦於光學影像技術與AI創新應用,運用先進光學檢測系統並結合演算法,協助客戶提升生產效率和產品良率。現階段,無論是3D感測模組、元宇宙所需的AR光機模組,或是最新矽光子光學耦合封裝技術,都離不開這類核心技術。未來,公司計劃深入推進AI無人化智慧製造,並將檢測技術拓展至三原色調控、溫控系統與3D感測光機模組,打造更多元的技術整合方案。
【請點我,AI告訴你更多和這新聞有關的資訊】
台亞半導體集團產業布局相關知識
半導體供應鏈與先進技術:台亞半導體集團的業務涵蓋了半導體產業鏈中的多個關鍵領域,包括感測元件、光學檢測、功率半導體等。在現代半導體產業中,垂直整合和技術多元化已成為提升競爭力的重要策略,台亞集團即是採取這種多元化發展路線。
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市場:積亞半導體專注於碳化矽(SiC)功率元件,而新設立的冠亞半導體則聚焦於氮化鎵(GaN)元件,這兩種材料都屬於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相較於傳統矽基半導體,SiC和GaN具有更高的耐壓能力、更快的開關速度及更低的功耗,特別適合用於電動車、再生能源、5G通訊及高效能運算等領域的電源管理系統。根據市場研究,到2026年,全球第三代半導體市場規模預計將超過50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約為30%。
非侵入式血糖檢測技術:台亞半導體提及的非侵入式血糖檢測技術是全球醫療科技領域的重要發展方向。目前市場上的連續血糖監測(CGM)系統大多需要植入皮下感測器,而非侵入式技術如能達到醫療級精準度,將能大幅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品質。這一技術通常結合光學感測(如近紅外光譜、拉曼光譜等)、先進演算法及AI分析,過去最大挑戰在於非侵入式檢測的準確度尚不足以取代侵入式方法。
半導體IPO市場趨勢:近年來台灣半導體相關企業IPO活動活躍,特別是在特殊應用晶片、先進封裝、第三代半導體等新興領域。台灣資本市場對半導體產業普遍給予較高估值,主要反映了台灣在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的關鍵地位,以及投資人對半導體長期成長性的看好。
日本半導體材料產業連結:台亞集團與日本NTT-AT的合作,以及與日亞化學的關係,展現了台日半導體產業的緊密連結。日本企業在半導體材料領域擁有強大的技術實力,特別是在高純度材料、特殊化學品及關鍵製程材料方面,是台灣半導體製造的重要上游供應來源。
AI與半導體檢測融合趨勢:和亞智慧專注的光學檢測結合AI分析是半導體產業的重要發展方向。隨著晶片製程複雜度提升、元件尺寸縮小,傳統檢測方法已難以識別所有缺陷。AI輔助的光學檢測系統可以大幅提高缺陷檢出率及分類準確度,進而提升良率並降低生

▲台亞積極進行亞家軍IPO計畫,隨著和亞智慧(TW 7825)這次興櫃掛牌,象徵亞家軍又往前邁進一步,台亞董事長李國光(中)與集團旗下的和亞智慧(TW 7825)夥伴董事長石文機(右)、總經理陳志忠(左)
此外,台亞與積亞也分別分享了他們未來的營運策略。台亞方面,將持續耕耘感測半導體與穿戴式裝置市場,同時鞏固感測元件的市場地位,並積極拓展醫療健康應用。特別是在推廣「Hybrid Ultra Sensitive Diode(HUSD)」複合式超敏二極體晶片模組方面,台亞正努力拓展市場。去年,台亞與上亞科技、星亞視覺、和亞智慧、晉弘科技及台北醫學大學等單位,共同投入「高精度非侵入式連續血糖檢測穿戴裝置技術開發計畫」,目前已邁入大規模人體試驗階段。未來,公司將HUSD感測模組應用於穿戴式裝置,搭配AI技術與先進演算法,實現醫療級非接觸血糖監測技術,目標是讓檢測數據接近傳統侵入式血液檢測精準度,同時配合客戶需求,擴展AI能力,進一步強化HUSD技術的市場競爭力。
積亞半導體自去年7月起正式投入量產,目前6吋SiC功率元件月產能已達2,300片。未來兩年內,積亞規劃將產能擴充至每月6,000片,年產規模預計達7.2萬片,全面進軍汽車電子、儲能系統、工業用電源、AI伺服器與節能家電等領域。積亞目前正與全球各大功率IC設計公司及電源管理大廠洽談合作,積極推動樣品測試,驗證晶片性能及可靠度,並加速導入客戶端產品設計量產,以期為集團營運注入新成長動能。
同時,台亞董事長李國光也在會中透露,台亞於2024年新設立專門生產8吋氮化鎵(GaN)產品的子公司「冠亞半導體」,並已與日本NTT集團旗下NTT Advanced Technology Corporation(NTT-AT)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約定未來三年內,冠亞將供應NTT-AT所需的各類氮化鎵元件,用於開發高效節能功率模組;同時,冠亞也將採用NTT-AT的高品質磊晶片,運用於6吋及8吋D-mode與E-mode氮化鎵元件製造,雙方攜手打造堅實的策略合作夥伴關係。
這幾年來,台亞積極推動「亞家軍IPO藍圖」,此次和亞智慧(TW 7825)成功掛牌興櫃,再次展現集團穩健推進的成果。台亞副董事長暨日亞化學常務取締役戴圳家表示,樂見集團旗下企業陸續成長壯大,未來也將延續日本日亞化學小川英治會長的理念,強化集團內部資源整合、健全產業鏈體系,並持續降低營運成本、提升競爭優勢,向「世界第一的產品」目標邁進。
【請點我,AI告訴你更多和這新聞有關的資訊】
現正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