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9日電)農業部茶改場致力於協助咖啡農專注本業發展,彰化八卦山咖啡農張智閔成功實現這一目標。他創新地將咖啡渣轉化為薰香、驅蚊香及拜拜香等產品,在媽祖遶境期間一次售出400斤,大幅提升營業額,使他能夠專心於咖啡種植而無需兼作其他作物。
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自民國105年起推動「農村社區企業經營輔導計畫」,截至113年已輔導241家次,涵蓋經營管理到創新企業等多個面向,成果豐碩,包括新品研發與循環經濟等類型。張智閔藉由參與此計畫成功突破經營規模限制,實現了專注咖啡種植的職業目標。
在農村水保署今日舉辦的農村好系列計畫聯合成果發表會上,張智閔成為矚目焦點。他向中央社記者分享,作為彰化八卦山低海拔咖啡產區的農民,面臨著與高海拔咖啡豆相比果香較不多元的先天劣勢,因此他思考結合循環經濟理念開拓多元商機。
張智閔發現低海拔地區的優勢在於日照時間長,咖啡豆乾燥過程可完全依靠自然陽光,無需額外能源。同時,他看到了咖啡渣這一廢棄物的潛在價值,進而開發出多種再利用產品。
在展示已上市的多元產品時,張智閔介紹了咖啡渣燃料棒、咖啡手工皂、咖啡渣去角質磨砂膏,以及因有機質含量高而製成的有機肥料。最引人注目的是市面罕見的三種香品:咖啡渣薰香、驅蚊香和拜拜香。
張智閔表示,相較於其他香品,咖啡渣薰香具有除臭功能,驅蚊香不含環境用藥,如同童年時點燃稻草驅蚊般安全。他特別指出,包括拜拜香在內的產品不會使家中牆壁燻黑或留下油漬,且燃燒時間可延長20%。這些拜拜香在兩年前的大甲媽祖遶境活動中一次售出400斤,成績斐然。
農業部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一直希望台灣咖啡農民能突破產地規模小的限制,專注發展高單價精品咖啡,不必再兼種其他作物維生,以促進產業永續發展。
張智閔證實,過去三年的多元產品開發策略確實奏效,不僅帶動八卦山咖啡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