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計總處日前發布評估報告,指出美國若實施對台灣加徵32%的對等關稅措施,將對我國經濟造成嚴重衝擊,預估今年經濟成長率將下滑逾1個百分點。依照主計總處2月預測的3.14%成長率計算,今年台灣GDP成長率恐將跌破3%。
根據主計總處的書面報告,近年台灣對美出口快速增加,從2018年的395億美元大幅上升至2024年的1114億美元,占整體出口比重由11.8%提升至23.4%。其中資通訊及電子零組件兩類產品對美出口顯著增加,占比從2018年的30%躍升至近70%,反映美中貿易戰後全球供應鏈轉移及美國企業對台灣半導體高階產品的需求增加。
報告指出,美國來自台灣的貿易逆差大幅增加,2024年台灣成為美國第6大逆差來源國,逆差金額達739億美元,較美中貿易戰前增加587億美元或3.9倍。這些主要為美國企業發展AI應用所需的高階資通及電子產品,若加徵高額關稅將提高美企成本,台廠供應鏈亦將受到衝擊。
主計總處引述牛津經濟研究院評估,若川普的高關稅政策確實執行,今年全球經濟成長將由原先預測的2.6%下調至2%以下,美國、中國、日本及歐盟等台灣主要貿易夥伴的經濟成長率也將明顯下修,不利台灣出口,投資及消費均將受到衝擊。
針對此變局,政府已表示不採取關稅報復,並提出五大因應策略,包含積極與美協商、給予受衝擊產業支持計畫(行政院預計編列880億元特別預算)、提出中長期經濟發展計畫、強化企業對美布局及傾聽產業意見,期望能降低衝擊程度。
在物價方面,主計總處認為全球經濟降溫將使國際能源及農工原料價格下跌,有助於降低廠商生產成本,預估今年CPI漲幅將低於2月預測的1.94%。然而長期而言,加徵關稅壓縮廠商獲利,恐衝擊全球供應鏈,若引發斷鏈危機,將使廠商生產成本提高並轉嫁至終端產品價格,增添長期物價變動的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