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日前宣布「讓美國再次富裕」計畫,提出對進口汽車加徵25%關稅,對所有進口商品課徵10%基準關稅,並對貿易逆差較大的國家加徵對等關稅。美國財政部長班森特曾指出,川普關稅政策有三個主要目標:糾正不公平貿易行為、增加聯邦預算收入,以及作為國際談判籌碼。
第一個目標是使貿易更公平並提振美國製造業。川普政府認為某些國家對美國產品徵收高額關稅而美國未採取相應措施是不公平的,因此推出「對等關稅」來平衡貿易關係。這項政策旨在提高進口成本,鼓勵企業將生產線遷回美國。然而,專家警告這可能導致物價上漲,最終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
第二個目標是增加政府收入。川普政府計劃利用關稅收入填補減稅政策造成的財政缺口。川普經濟顧問納瓦羅預估,進口關稅可在未來十年內帶來6兆美元收入。但經濟學家對此表示懷疑,國會研究處數據顯示,2024財年美國關稅收入僅占聯邦總收入的1.57%。「稅收基金會」專家約克指出,關稅必須達到極高水平才能彌補財政缺口。
第三個目標是作為國際談判籌碼。班森特表示,川普喜歡從強勢地位進行談判,認為關稅是比經濟制裁更有效的工具,可迫使其他國家按照美國意願行事,特別是在解決非法移民和毒品問題上。
然而,這種做法可能引發全球貿易戰。中國已對美國進口商品加徵15%關稅作為回應,加拿大與墨西哥誓言對部分美國商品課稅,歐盟也準備在必要時徵收報復性關稅。歷史上,1930年的《斯姆特-霍利關稅法》曾導致多國採取報復措施,加劇了大蕭條的影響。
CFRAResearch首席投資策略師斯托瓦爾認為,如果經濟前景惡化,川普可能會宣稱關稅政策成功並適時調整,以避免引發全球貿易戰,重演1930年代的經濟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