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網News記者嚴鈺雯/綜合報導
台灣目前多數民眾選擇購買新大樓作為居住首選,但隨著時間推移,新大樓的養護成本是否正逐年攀升,成為許多住戶關注的問題。就有民眾在PTT上表達此話題的看法,引起網友熱議。
該名民眾表示,由於物價上漲與物業管理人員的基本薪資調整,許多社區管委會需頻繁召開會議,討論管理費調整事宜。此外,住戶還需輪流擔任管委會幹部,處理各種日常瑣事,增加了不少額外負擔。
台灣目前多數民眾選擇購買新大樓作為居住首選,但隨著時間推移,新大樓的養護成本是否正逐年攀升,成為許多住戶關注的問題。圖/好房網News記者呂詠柔攝
他指出,當大樓使用年限達15至20年後,許多設施進入汰換與養護階段,例如防水工程的更新,這時社區內更需頻繁協商,而在會議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住戶之間的爭執,部分人還可能因費用問題斤斤計較。即使資金問題獲得解決,施工時間仍需配合廠商與住戶的生活習慣,使整個維護過程變得更加繁瑣。
相較之下,他認為透天雖然在使用20年後同樣需要進行防水工程與管線或電梯的更換,但處理起來相對單純,住戶僅需與鄰居維持良好關係,無須經過管委會協調,減少人際間的摩擦。雖然整體維修費用可能較高,但住戶不必為管理與協調問題而煩心。
因此在他看來,雖然透天的地段可能不如大樓精華,但若作為自住用途,其長期養護成本與管理上的便利性,或許比大樓來得輕鬆許多。
文章一出,和原PO抱持相同看法的網友表示,「大樓~尤其是那種管理費高的一個月一兩萬都有(園藝、電梯、公共電費、管理員),社區型透天還好~就基本管理費(管理員+倒垃圾+清潔人員)沒有電梯公用電」、「社區真的一堆破事,愛吵的愛吵也不一定出來當委員,我都覺得透天省心多了」。
不過仍有人認為透天養護成本更高,「透天平常就很麻煩了啦」、「大樓每季洗水塔,每年洗外觀,透天都要自己來約;透天要配合垃圾車時間;就更別說收掛號信/收貨退貨/各種不需要接觸的外送」、「透天不是不需要養護,是根本沒在養護,1-20年的房子內外都要整理的話大部份的人都沒錢就放給他爛,真要弄一定是比大樓貴」。
景文物業管理機構董事長郭紀子曾表示,定期保養費對於買得起透天的住戶應該不成問題,每個月可能也就是到外面大飯店吃一餐自助餐的消費而已;維修費也不會太貴,家用電梯使用率不高,環境也較清潔友善,住戶愛惜使用,所以故障率低,費用分攤到日常,每個月也與保養費差不多。
若與一般電梯大樓比較,又該如何取捨?郭紀子指出,居住大樓不一定會比較省,大樓另有公共用水用電、公共設施維護修繕、保全物管人事費等等,管理費也是沉重的負擔,且很多公共設施你不一定會去使用,社區爭議事件多;而透天就是自己付費、自己管理、自己使用,沒有浪費,也較不會有爭議與糾紛。
延伸閱讀→建商愛蓋、民眾愛買「這款房」!台中重劃區討論最熱的是「它」:符合首購接受度新青安真的會查!她踩到地雷慘了 網透露「各種手段」:查水電、就醫紀錄躲不過桃園機捷通車8年青埔捷運住宅交易熱沿著機場捷運脫北購屋林口受青睞揭弊媒體撰文消費爭議報導伸張新聞自由台灣人口頭禪竟誤傷日本人!西田惠里奈揭在台被騙經歷家寧喊冤反遭炎上!聲明強調沒掌控財務遭網嘲「棄媽保寧」
好房網News記者嚴鈺雯/綜合報導
台灣目前多數民眾選擇購買新大樓作為居住首選,但隨著時間推移,新大樓的養護成本是否正逐年攀升,成為許多住戶關注的問題。就有民眾在PTT上表達此話題的看法,引起網友熱議。
【請點我,AI告訴你更多和這新聞有關的資訊】
大樓與透天住宅的維護管理差異是許多購屋者考慮的重要因素。以下提供一些與文章相關的延伸知識:
1. **公寓大廈管理條例**:台灣的大樓管理主要受《公寓大廈管理條例》規範,該條例明確規定了管理委員會的組成、權責及住戶的權利義務關係。管委會選舉需經由區分所有權人會議投票產生,任期通常為1-2年。
2. **管理費計算方式**:大樓管理費通常依據專有部分面積比例計算,有些社區則採取均一費率。一般而言,管理費包含人事費用(保全、清潔人員)、公共設施維護費、公共水電費、行政費用等。高級住宅社區的管理費可能高達每坪200-300元,普通住宅則約在每坪100-150元左右。
3. **重大修繕基金**:除了管理費外,購買大樓時通常需一次性繳納重大修繕基金,金額約為2-3個月的管理費,作為未來大樓重大維修的準備金。根據公寓大廈管理條例規定,這筆費用需專款專用。
4. **大樓建築設備的使用壽命**:一般而言,大樓主要設備如電梯約15-20年需更換,水管系統約20-30年,屋頂防水層約8-10年需重做,外牆約10-15年需重新塗裝或清洗。這些都是大樓使用到一定年限後必須面對的維修成本。
5. **透天厝的維護特性**:透天住宅雖然沒有公共區域的管理費負擔,但所有維修成本由屋主獨自承擔。典型的透天住宅維護項目包括屋頂防水(約8-10年一次)、外牆修繕(10-15年)、水電管線汰換(20-30年)等。若有家用電梯,保養費約每月2,000-5,000元。
6. **物業管理專業化趨勢**:近年來台灣物業管理逐漸專業化,許多社區委託專業物管公司處理日常事務,減輕管委會負擔。物管公司通常提供保全、清潔、機電設備維護等綜合服務。
7. **社區型態與生活便利性**:大樓通常提供較完善的生活機能與安全管理,如24小時保全、社區公共設施、包裹代收等服務;透天住宅則提供更高的隱私性和使用自由度,但較少共享設施。
8. **不同城市房屋型態偏好**:台灣不同城市對住宅型態的偏好有所差異。台北市因土地有限,以大樓為主;新北、桃園、台中等地區,透天厝比例較高;而南部地區如台南、高雄,傳統上透天厝更受歡迎。
該名民眾表示,由於物價上漲與物業管理人員的基本薪資調整,許多社區管委會需頻繁召開會議,討論管理費調整事宜。此外,住戶還需輪流擔任管委會幹部,處理各種日常瑣事,增加了不少額外負擔。
台灣目前多數民眾選擇購買新大樓作為居住首選,但隨著時間推移,新大樓的養護成本是否正逐年攀升,成為許多住戶關注的問題。圖/好房網News記者呂詠柔攝
他指出,當大樓使用年限達15至20年後,許多設施進入汰換與養護階段,例如防水工程的更新,這時社區內更需頻繁協商,而在會議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住戶之間的爭執,部分人還可能因費用問題斤斤計較。即使資金問題獲得解決,施工時間仍需配合廠商與住戶的生活習慣,使整個維護過程變得更加繁瑣。
相較之下,他認為透天雖然在使用20年後同樣需要進行防水工程與管線或電梯的更換,但處理起來相對單純,住戶僅需與鄰居維持良好關係,無須經過管委會協調,減少人際間的摩擦。雖然整體維修費用可能較高,但住戶不必為管理與協調問題而煩心。
因此在他看來,雖然透天的地段可能不如大樓精華,但若作為自住用途,其長期養護成本與管理上的便利性,或許比大樓來得輕鬆許多。
文章一出,和原PO抱持相同看法的網友表示,「大樓~尤其是那種管理費高的一個月一兩萬都有(園藝、電梯、公共電費、管理員),社區型透天還好~就基本管理費(管理員+倒垃圾+清潔人員)沒有電梯公用電」、「社區真的一堆破事,愛吵的愛吵也不一定出來當委員,我都覺得透天省心多了」。
不過仍有人認為透天養護成本更高,「透天平常就很麻煩了啦」、「大樓每季洗水塔,每年洗外觀,透天都要自己來約;透天要配合垃圾車時間;就更別說收掛號信/收貨退貨/各種不需要接觸的外送」、「透天不是不需要養護,是根本沒在養護,1-20年的房子內外都要整理的話大部份的人都沒錢就放給他爛,真要弄一定是比大樓貴」。
景文物業管理機構董事長郭紀子曾表示,定期保養費對於買得起透天的住戶應該不成問題,每個月可能也就是到外面大飯店吃一餐自助餐的消費而已;維修費也不會太貴,家用電梯使用率不高,環境也較清潔友善,住戶愛惜使用,所以故障率低,費用分攤到日常,每個月也與保養費差不多。
若與一般電梯大樓比較,又該如何取捨?郭紀子指出,居住大樓不一定會比較省,大樓另有公共用水用電、公共設施維護修繕、保全物管人事費等等,管理費也是沉重的負擔,且很多公共設施你不一定會去使用,社區爭議事件多;而透天就是自己付費、自己管理、自己使用,沒有浪費,也較不會有爭議與糾紛。
延伸閱讀→
建商愛蓋、民眾愛買「這款房」!台中重劃區討論最熱的是「它」:符合首購接受度
新青安真的會查!她踩到地雷慘了 網透露「各種手段」:查水電、就醫紀錄躲不過
桃園機捷通車8年 青埔捷運住宅交易熱 沿著機場捷運脫北購屋 林口受青睞
揭弊媒體撰文消費爭議報導 伸張新聞自由
台灣人口頭禪竟誤傷日本人!西田惠里奈揭在台被騙經歷
家寧喊冤反遭炎上!聲明強調沒掌控財務遭網嘲「棄媽保寧」
【請點我,AI告訴你更多和這新聞有關的資訊】
現正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