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人黃子佼涉及持有大量未成年性影像一案,今日於台灣高等法院首次開庭審理。根據了解,他在庭上大多由律師發言,但首度承認部分涉及兒少性剝削的內容,相較一審時的否認態度已有轉變。不過,他仍未針對賠償問題表態。
結束庭訊後,黃子佼面對大批守候媒體,未發一語便上車離去。上車前,他對著鏡頭低頭鞠躬約9秒鐘,神情凝重,顯見壓力沉重。
回顧案情,黃子佼在2023年捲入「#MeToo」風暴後,遭檢警搜索住處,並在硬碟中查獲大量非法影像。其中包含他從「創意私房」網站購買的未成年人性影片,初期檢方雖給予緩起訴處分,但後續再議後發現更多事證,重新偵辦起訴。
根據北院一審調查,黃子佼共持有2259部未成年人性影像,牽涉人數達35人,嚴重程度遠超一般案件。法官指出,黃的購買行為加劇了性剝削的市場需求,影響層面廣泛。這些影像中,不僅標示「國小」、「校花」等標籤,有的還附上社群帳號與日常照片,赤裸裸販售被害人隱私與身體。
黃子佼在一審遭判8月有期徒刑,並處以10萬元罰金。檢方後續又發現他持有更多未成年影像,主張北院一審未納入審理範圍,因此提出上訴,黃本人也提起上訴。
今日庭審中,黃首次鬆口承認部分罪行,對是否涉及違反個資法仍持否認態度,並對畫面中人物是否為未成年表示爭議。被害人代理律師指出,黃子佼不該以任何理由為持有影像開脫,並呼籲他應以實際行動為受害者負責,提出如成立基金會等賠償機制,協助影片下架、修復傷害。
高院定於5月14日下午再開庭。
藝人黃子佼涉及持有大量未成年性影像一案,今日於台灣高等法院首次開庭審理。根據了解,他在庭上大多由律師發言,但首度承認部分涉及兒少性剝削的內容,相較一審時的否認態度已有轉變。不過,他仍未針對賠償問題表態。
結束庭訊後,黃子佼面對大批守候媒體,未發一語便上車離去。上車前,他對著鏡頭低頭鞠躬約9秒鐘,神情凝重,顯見壓力沉重。
【請點我,AI告訴你更多和這新聞有關的資訊】
兒少性剝削相關法律知識:台灣對兒少性剝削有嚴格的法律規範,主要依據「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根據該條例,持有兒童或少年性影像已構成犯罪,最高可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得併科罰金。法律不僅處罰製作者和傳播者,也處罰持有者,目的是從供需兩端遏止兒少性剝削。
#MeToo運動背景:#MeToo是2017年起源於美國的反性騷擾社會運動,後來席捲全球。在台灣,近年來這一運動也促使多起娛樂圈、學術界、政界的性騷擾或性侵害案件被揭露。該運動鼓勵受害者勇敢發聲,改變社會長期以來對性犯罪的隱忍文化。
兒少性剝削的社會影響:未成年人性影像的製作和傳播會對被害人造成長期心理創傷,甚至可能終身影響。研究顯示,這類影像一旦在網路上流通,幾乎不可能完全移除,被害人將面臨持續的二次傷害。此外,消費者的需求也會間接助長更多兒少被迫參與性剝削活動。
網路犯罪與個資法:在數位時代,網路犯罪與個人資料保護息息相關。台灣的個人資料保護法規定,未經當事人同意蒐集、處理或利用個人資料屬違法行為。特別是涉及性隱私的內容,更受到嚴格保護。若影像中包含被害人的社群帳號或日常照片等可識別身分的資訊,可能同時觸犯個資法。
被害者修復式正義:近年來,司法實務越來越重視被害人的修復與賠償。修復式正義強調犯罪不僅是違反法律,也是對人際關係的傷害,因此鼓勵加害人承擔責任、彌補傷害。設立基金會、協助受害者心理復原、積極協助影片下架等,都是修復式正義的具體實踐。
回顧案情,黃子佼在2023年捲入「#MeToo」風暴後,遭檢警搜索住處,並在硬碟中查獲大量非法影像。其中包含他從「創意私房」網站購買的未成年人性影片,初期檢方雖給予緩起訴處分,但後續再議後發現更多事證,重新偵辦起訴。
根據北院一審調查,黃子佼共持有2259部未成年人性影像,牽涉人數達35人,嚴重程度遠超一般案件。法官指出,黃的購買行為加劇了性剝削的市場需求,影響層面廣泛。這些影像中,不僅標示「國小」、「校花」等標籤,有的還附上社群帳號與日常照片,赤裸裸販售被害人隱私與身體。
黃子佼在一審遭判8月有期徒刑,並處以10萬元罰金。檢方後續又發現他持有更多未成年影像,主張北院一審未納入審理範圍,因此提出上訴,黃本人也提起上訴。
今日庭審中,黃首次鬆口承認部分罪行,對是否涉及違反個資法仍持否認態度,並對畫面中人物是否為未成年表示爭議。被害人代理律師指出,黃子佼不該以任何理由為持有影像開脫,並呼籲他應以實際行動為受害者負責,提出如成立基金會等賠償機制,協助影片下架、修復傷害。
高院定於5月14日下午再開庭。
【請點我,AI告訴你更多和這新聞有關的資訊】
現正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