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頁
【顧爸媽呷百二】老年人減重須審慎 BMI略高反而有助健康
2025-02-24 15:58 作者 / 翰
台大醫院老年醫學部詹鼎正醫師近日分享,根據最新研究,65歲以上的長者,其最佳健康狀態的身體質量指數(BMI)落在27至30之間,而這在一般標準中已屬於「肥胖」範圍。然而,研究發現,在此區間內的長者,其死亡率反而較低,因此對於老年人來說,過度強調減重並非必要,甚至可能影響健康。
他進一步解釋,肥胖所帶來的健康風險多數發生在中年階段,例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與中風等問題,導致部分人過早離世。但若65歲以上的長者仍能維持BMI約27的體重,代表其身體狀態仍屬穩定,因此不建議刻意減重。
不過,若長者因肥胖導致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膽固醇)控制不佳,甚至服藥後仍無法改善,才應考慮適度減重。此外,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或因體重過重影響膝關節負擔的長者,也可能因減重而獲得健康上的改善。
相較於體重較重的長者,詹鼎正特別提醒,體重過輕或短時間內(3至6個月內)快速消瘦的老人,反而需要特別注意,因為體重驟降可能與潛在健康問題相關,甚至會增加死亡風險。他建議,若發現體重異常下降,應儘早就醫進行評估,以找出可能的健康隱憂。
至於減重方式,他強調,長者若真的需要減重,應由醫師評估是否有健康益處,並採取「緩慢減重」的策略,每月減少1至2公斤即可,減少3%至5%的體重即可能對健康產生明顯改善。他提醒,單靠節食容易導致肌肉流失,因此必須搭配運動,確保燃燒的主要是脂肪而非肌肉,才能真正達到健康減重的目標。
此外,對於體重下降的長者,應透過全面性的老年評估,找出可能的原因並適當處理。他強調,老年人適度的「福態」是健康的象徵,不應過度要求減重,「能吃就是福」,適度的體重對長者而言,反而更有助於維持身體機能與整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