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2025年及之後的中國大陸所作出的第三個預言,性別戰爭會愈演愈烈,導致不婚、不育、去責任化的風氣愈來愈強,成為中國未來最大的陰霾。這其實也不算預言了,因為已經進行了好幾年。
2025年1月3日,被全平台封禁的「極端女權」名單,或者說「女拳列傳」又增加了一個人,名叫王慧玲,1981年生。她2021年出了一本書,叫《基層女性》,號稱是「女性覺醒之書」。其內容,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新意,甚至可以說非常老套,就是說女人要逃離「被人吃」的命運:小時候被父母吃、長大被男人吃、老了被子女吃。
這感受來自她本人的經歷:農村出身,父母沒什麼能力又重男輕女,她19歲中專畢業出去打工,工資微薄,家裡還一直跟她要錢來資助弟弟。她也沒有特出的相貌和才能,後來通過Skype找到了一個英國白男結婚,這個英國人其實也很窮,但王慧玲總算是逃離了這樣的原生家庭。到此都還算是無可厚非,也能解釋她為什麼認為女人一輩子都在吃虧。
2020年左右,在抖音帶來的新一波網紅潮流之下,王慧玲也成為了一個女權鬥士,她其中一條影片,頂著「基層女性婚姻困境」這樣的標題,上了微博熱搜,出圈了。王慧玲勸告那些像她這樣農村出身又沒什麼學歷的女孩子們,不要因為壓力草率進入婚姻。根據報導,她在微博和抖音上所講的,在女性主義者看來,都不是什麼新鮮的東西,但很多同樣是農村出身的人卻是第一次聽到。
請注意這一點。這意味著,過去幾十年,流傳在學院知識份子和文藝界的各種女性主義理論,在當時還沒有充分地「下沉」到農村,到真正的基層。是王慧玲以及許多看準了這條賽道的自媒體,領導著中國大陸在2016年,或者說快手、抖音問世以後的女權思潮。
這對學院知識份子和傳統媒體人來說,是很尷尬的一件事:許多女性「覺醒」了,按理說你應該高興,可是她們並不奉你為師,不怎麼聽你的,也不怎麼讀書,她們有她們自己一套野生的玩法。例如有粉絲問,我公公會打我,怎麼辦?王慧玲直接來一句:「不行就拿刀砍他!」嘩,教唆殺人啊。即便不考慮法律問題,試問,我們知識階層的同學,有哪位敢在公開場合提出這麼直接、這麼猛的建議?
但網上嘛,總是重口味的言論比較討喜,比較易於傳播。所以隨著時間過去,王慧玲的口味也愈來愈重。我在網上找到一篇2021年《三聯生活周刊》對她的報導,那篇報導還帶著一種「自己人」的善意,把她描寫成了個只是偏激一點的探索者、行動家;然而到2024年以及現在,網上可以看到許多她的言論截圖,動不動就是教人「斷親」──斷絕家庭與親戚關係,教人不要被任何責任與價值觀束縛,不要被定義,不要被佔便宜;遠離中國男人,要結婚就找老外,不佔中國男人便宜──這一點倒是許多中國男性同意的。
有人問她:年輕女性靠直播跳舞擦邊軟色情謀生沒問題嗎?賣身也沒問題嗎?王慧玲說她覺得都沒問題。──你但凡稍微多那麼一點警覺性,或者多看看以前那些性別論戰是怎麼打的,碰到這種很容易掉入陷阱的題目,都會懂得避雷,可她王慧玲就這麼光棍地直直碾過去了。
有人總結她的觀念,就是無底線的利己主義。人通常還是不太容易接受這麼赤裸的理論,而她給出的辦法也很簡單,就是都怪別人:你會過得不好都是世界的錯,都是別人在吃你。這樣包裝一下,我的一切反應和對策,就都正當了、合理了。
你如果要辯論呢,這根本是不值一駁的東西,我也有點奇怪,這麼粗糙的言論,為什麼能紅?想了一下,也就不奇怪了:因為它爽啊!王慧玲說出了很多人因為自知理虧而不敢說出來的想法。
然而她這次又是為什麼被封呢?大概就是去年12月底,她那套「不要被吃」的理論又上熱搜了,但為什麼上?一些陰謀論者估計,是美國拜登這屆政府快下台了,負責搞中國的網軍年底要趕快做業績或者消耗預算,就這樣發動一下「女拳」。又或者,是國內「女拳」在張薇、二次元遊戲、胖貓、京東楊笠這些事件接連受挫,有人想找回場子,就又來一下,想再鞭笞一下「國男」。然而這回,反應很歡樂:
有一篇回應火了,被人做成圖文,廣為傳播:「王慧玲,我謝謝你全家。我59,我爸81,我媽82,我奶奶102歲……我爸看了王慧玲的書覺醒了,說一男五吃……改了遺囑,一分錢沒給我,跑到美國去度假了。王慧玲,我謝謝你全家啊!」
從字面上看,這篇是個大媽寫的,但誰知道是不是反串呢?網軍反串,左右互搏炒熱度,也是個基本招式。但關鍵是,大家發現了:王慧玲這套「去責任化」的理論,不只可以給女人練,男人也可以練,而且男人練起來更猛,因為男人要獨自謀生,比起女人容易多了。
於是知乎、B站、NGA這些「男拳」比較集中的平台,興起了一波讚美王慧玲、學習王慧玲的熱潮,然後,之前出書又打拳打了四五年都沒事的王慧玲,便在1月3日被全網封號了。為什麼之前她那麼多逆天言論都沒被封,現在才封?一種男人們最樂意相信的解釋是:因為男人開始號召「逆練」她,於是對當下偏袒女性的「斜塔」,對這個「轉移支付」體系形成真正威脅了,所以才要趕緊按下去。
無獨有偶,就在前幾天,12月26日左右,華東政法大學有一位叫成鴻宇的男生,作了一場期末報告,談女權主義,向現在的「女拳」開炮,說當前女性在社會上已經享有18種特權──他把這18種一一條列了出來,然後說,社會優待女性,是因為女性承擔了生育的責任,但現在很多女性拒絕生育還一直要好處,所以他主張取消不生育的女性的優待。
成鴻宇同學作完了報告挺得意,還自己把錄影發到網上,結果在收穫男性網友一片叫好的同時,立即遭到圍剿。除了辱罵、怒斥、把個資挖出來賣掉,就是向學校舉報;校方也以驚人的效率作出處分,27日就發布公告說取消成鴻宇「入黨積極份子」的資格,「並對其進行嚴肅批評教育」。
然後網友的評論出來了:「這事妙就妙在他只是提出了論點,他的遭遇完成了論證。」成鴻宇同學這套言論,水平是不太高,練過幾招的,不管你練的是自由主義還是社會主義,都可以從反工具理性主義的人本的立場來反駁他,但是,他成鴻宇只不過是一個大學本科生而已,還不成熟是當然的,你至於費那麼大勁去圍剿他,直要置人於死地嗎?答案是:至於!他把他的演講發在了公開平台,這就不只是普通的學生了,必須要出重拳!
成鴻宇事件,和王慧玲上熱搜差不多是同一時間。而成語除了「無獨有偶」,還有「無三不成禮」:
就在稍早的11月22日,中國人民大學俄羅斯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憲舉,向來訪的哈薩克國務顧問葉爾蘭‧卡林,就中國現在的生育率問題,和哈薩克還能保持3.0左右的生育率,而且很多女大學生畢業就生孩子這個情形,提問說:「她們怎麼能夠這麼相信你們的話,老老實實的、服服貼貼的,就這麼生孩子,早生、多生?」
哈薩克這位朋友一下子警惕了起來,以為是陷阱題,很謹慎地回答「哈薩克不會強迫婦女生育,我們國家非常重視婦女權益」,說了一大段。人家沒想到,這位王憲舉教授的提問,是真心實意的。而王教授的這兩句「老老實實、服服貼貼」發到網上以後──還不是被發到網上喔,而是他們學校自己發到網上──果不其然,傳了開來,上了熱搜,遭到了男性女性網友的一致痛罵。
我們可以比較一下這三個風雲人物。
相對於王慧玲大姐的粗糙利己主義,成鴻宇的核心思想,是一個很樸素的價值觀:權利與責任應該對等。面對不公平的規則與秩序,成鴻宇還是傳統士大夫知識份子的思維,主張修改規則;而王慧玲是她所謂「基層」、底層個體的思維,主張不顧一切地趨利避害,規則對我有利就用,對我不利就繞。
如果要論是非,當然前者才是長治久安之道,但這要寄望於立法者作出反應,太遙遠了;而後者,儘管必然會讓整個社會的「負外部性」堆到爆表,卻是每個個體、每個「原子人」,馬上、立即、現在就可以付諸實踐的。
那麼,體制內的那一方,又是什麼想法、什麼水平?居然就只是人大王憲舉這樣的:只關心如何讓人「老老實實、服服貼貼」,或者華東政法大學這樣的:不管誰是誰非誰對誰錯,只要你引起輿情了,那就得趕快把熱度按下,其他就先別討論,以後也最好不必討論。畢竟,無論你是主張權責對等,還是主張我不被吃最重要,去到最後,都會危害到現有的統治:你今天可以用這兩套拳法對付異性,明天就可以用這兩套去反對黨和國家。
所以,我們應該肯定:雖然「塔」對這兩人的處置很可能只是出自神經反應,但這防守動作是非常標準的。我們也更要體認到,四十三歲的王慧玲、二十來歲的成鴻宇、七十歲的王憲舉,這三種粗糙的想法與言論,實在也是其來有自,或者可以說,都是相互成就。
全民普及唯物辯證和「屠龍術」的中國大陸,打起性別戰爭,從來就不會只停留在性別上,一定是一開始就盯著階級問題、經濟問題、分配問題。而因為分配問題直接關係著上層建築的基本架構,不容許大規模公開談論,所以就只有通過性別戰爭的形式來表現。而你是不可能禁絕性別戰爭的,因為每個人都可以參戰,絕大多數人都有親戚朋友,沒有的人更會成為危險的「無敵」榜樣。
所以,中國大陸的性別戰爭,在可見的未來,都會愈演愈烈。
2012年,北京大學錢理群教授曾批評過,說中國大學培養的都是「精致的利己主義者」,就是能用各種漂亮話來給自私自利作粉飾。此語流行了十幾年,現在不太流行了,為什麼?因為只顧自己的人太多,規則被玩壞了,偽裝就愈來愈容易被拆穿,裝不下去,那我就不裝了。但還是要利己的,所以這幾年的利己主義者愈來愈粗糙了,以後就會愈來愈多人演化成徹底的光棍,精彩可期。
那麼,對現在的台灣來說,這有什麼機會或啟示可言呢?
我想,就是利好我們的文化產業。
不管你是什麼立場、什麼看法,你可以趁這兩年,趁我們還有言論自由的時候,按著這個敏感話題,排演新戲,大作文章。已經有許多人正在吃著這份紅利了。
就算你不圖營利,就關心天下事的士大夫知識份子思維而言,這也是我們必須面對的課題,而過往的歷史都還沒有提供過夠好的答案,只有糟糕和比較不糟糕的區別。如果我們現在能夠探索出一份讓人可以勉強接受的答卷,整個人類文明都要給我們記功。
有在聽本節目、讀我文章的各位朋友,大概也都是受過高等教育,算是知識份子吧?這裡我也要再和大家分享一個教訓:不要以為真實世界的辯經水平能有多麼高。我們以往在學校、報刊、論壇上高來高去,戰各種理論,版本都更新到4.0、5.0了,可是每次,掀起社會熱潮的,往往都是王慧玲、成鴻宇這種,還停留在1.0版,甚至只是出於本能直覺的0.1版的粗糙言論。為什麼?為什麼我們5.0版的辯論,影響力卻遠遠不及人家的0.1版?
我覺得一是因為基礎,二是因為對象。
從基礎講,5.0版是從4.0版修改升級來的,一步步倒回去,1.0版是舶來的女性主義,根基是當時的歐美社會。我們改版時當然有加入我們現在的時空環境要素,但我們的問題意識,也就是我們較勁的對象,通常更多是各種其他理論。換句話說,我們面對的,是學術共同體或藝文圈內的同仁。我們彼此間會吵鬧,會爭鬥,但基本都還是體面人。
而人家王慧玲,她的基礎就是她的生活履歷,她接觸的真實社會,她是真的在與人鬥。成鴻宇同學本來也只算空談,但從他上傳影片而被網暴那一天開始,他就卷入真正的戰場了。而戰場上,有效的招術,往往就是最簡單的那幾招,而那「簡單」恰好是我們知識界慣於忽視或俯視的盲區。
所以,對我們這些受過高等教育,甚且正經在課堂上學過性別理論和相關運動史,能夠高來高去的人來說,如果你覺得這一波水平太低而不值一哂,你就完蛋了。我們一定要放下「體面人」的知見障,認識到什麼才是如今最在做功的潮流。我想,這也就是我跟進中國大陸網路時事,跟進這各種鳥事、爛事,最大的意義與價值。